旁午走急 [ bàng wǔ zǒu jí ]
纵横交错,往来奔赴。
旁午构扇 [ bàng wǔ gòu shān ]
形容相互构陷、煽惑。
傍观必审 [ bàng guān bì shěn ]
傍观:在旁边观察。在一旁观察,必定明晰、清楚。
垂涎欲滴 [ chuí xián yù dī ]
涎:口水。馋得连口水都要滴下来了。形容十分贪婪的样子。
祁奚举午 [ qí xī jǔ wǔ ]
午:祁奚之子。祁奚推荐自己的儿子。指举贤不避亲,客观公正。亦作“祁奚举子”。
旁门邪道 [ páng mén xié dào ]
泛指不正派的东西。同“旁门左道”。
轩輶之使 [ xuān yóu zhī shǐ ]
轩輶:古代士大夫乘坐的车;使:使者。指帝王的使臣
旁求俊彦 [ páng qiú jùn yàn ]
旁:广;俊彦:才智过人的人。向各方面征求贤才。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 dāng jú zhě mí,páng guān zhě qīng ]
当局者:下棋的人;旁观者:看棋的人。当事人被碰到的事情搞糊涂了,旁观的人却看得很清楚。
枝叶旁牒 [ zhī yè páng dié ]
牒:记载宗族的谱牌。比喻旁系亲属
旁门小道 [ páng mén xiǎo dào ]
犹旁门左道。泛指不正派的东西。
凭轼旁观 [ píng shì páng guān ]
靠在车前横木上旁观。比喻置身事外。
束手旁观 [ shù shǒu páng guān ]
犹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不加过问。
敲边鼓 [ qiāo biān gǔ ]
比喻从旁帮腔、撺掇或助势。
责无旁贷 [ zé wú páng dài ]
贷:推卸。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给旁人。
大权旁落 [ dà quán páng luò ]
处理重大事情的权力落到旁人手里(多指领导人被架空)。
旁逸斜出 [ páng yì xié chū ]
逸:引申为超出。指树枝从树干旁边伸出
耳不旁听 [ ěr bù páng tīng ]
两耳不往旁边听。形容专心致志的神态
祁奚之荐 [ qí xī zhī jiàn ]
春秋晋国大夫祁奚告老,将辞中军尉职事。晋悼公问谁可承接,祁奚先推荐仇人解狐。复问,又荐举其子祁午。时人因而有“外举不…
袖手旁观 [ xiù shǒu páng guān ]
把手笼在袖子里,在一旁观看。比喻置身事外,既不过问,也不协助别人。
日无暇晷 [ rì wú xiá guǐ ]
晷:日影,指时光。形容没有一点空闲的时候。
夹道欢呼 [ jiā dào huān hū ]
夹道:排列在道路两旁。形容欢迎的人们特别高兴或敬仰
不敢掠美 [ bù gǎn lüè měi ]
掠:掠夺。不敢掠夺旁人之美。
缩手旁观 [ suō shǒu páng guān ]
把手笼在袖子里在旁观看。比喻置身事外,不过问也不协助
旁征博访 [ páng zhēng bó fǎng ]
旁:广泛;征:征求;博:广博。指大量地引用材料作为依据或例证
【成语拼音】bàng wǔ
【成语解释】(1).亦作“ 旁迕 ”。交错;纷繁。 汉 王褒 《洞箫赋》:“气旁迕以飞射兮,驰散涣以逫律。”《汉书·霍光传》:“受璽以来二十七日,使者旁午,持节詔诸官署徵发。” 颜师古 注:“一从一横为旁午,犹言交横也。”《剪灯馀话·秋夕访琵琶亭记》:“旁午纷紜,殊无寧月。” 曹亚伯 《武昌革命真史》:“本军政府当军事旁午之际,势不能并谋兼顾,为吾乡僻同胞尽完全保护之责。”(2).四面八方;到处。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永宁寺》:“ 尔朱荣 不臣之跡,暴於旁午;谋 魏 社稷,愚智同见。” 宋 刘克庄 《运粮行》:“县符旁午催调发,大车小车声轧轧。” 钱锺书 注:“旁午,四面八方。”《明史·刑法志三》:“自京师至天下,旁午侦事,虽王府不免。”将近中午。 明 潘问奇 《自磁州趋邯郸途中即事》诗:“旁午停征轡,炊烟得几家。” 茅盾 《雾》:“旁午的时候,雾变成了牛毛雨,像帘子似的老是挂在窗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