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言善道 [ néng yán shàn dào ]
道:说,讲。形容口齿伶俐,很会说话
道貌俨然 [ dào mào yǎn rán ]
犹道貌岸然。指神态严肃,一本正经的样子。
弃道任术 [ qì dào rèn shù ]
指统治者不行王道而行霸术。
功行圆满 [ gōng xíng yuán mǎn ]
功:世界各地;行:善行。封建迷信指功德成就,道行圆满。
食不兼肉 [ shí bù jiān ròu ]
吃饭不用两道肉食。指饮食节俭。
赭衣满道 [ zhě yī mǎn dào ]
赭衣:赤褐色衣服,古代囚犯。穿囚服的人挤满了道路。形容罪犯很多
服气吞露 [ fú qì tūn lù ]
服气:导引之术,即气功。指修炼道术
守道安贫 [ shǒu dào ān pín ]
坚守正道,安于贫穷。旧时用来颂扬贫困而有节操的士大夫。
一子悟道,九族升天 [ yī zǐ wù dào,jiǔ zú shēng tiān ]
九族:本人的父、祖父、曾祖、高祖和子、孙、曾孙、重孙。一个孩子领悟天道,整个家族都能升到天堂去
知足不殆 [ zhī zú bù dài ]
殆:危险。知道满足就不会遭受危险
济世爱民 [ jì shì ài mín ]
济:救助,接济;爱:关爱。匡济艰危世道,恤爱苦难民众
生公说法 [ shēng gōng shuō fǎ ]
生公:晋末高僧竺道生,世称生公。竺道生解说佛法,能使顽石点头。比喻精通者亲自来讲解,必能透彻说理而使人感化。
说白道黑 [ shuō bái dào hēi ]
比喻对人对事任意评论。同“说白道绿”。
再作道理 [ zài zuò dào lǐ ]
指另行打算或另想办法。同“再做道理”。
道头知尾 [ dào tóu zhī wěi ]
说个开头就知道结果。形容思维敏捷、悟性好。
论德使能 [ lùn dé shǐ néng ]
选拔有道德的人和使用有才能的人。论,通“抡”。
道不同不相为谋 [ dào bù tóng bù xiāng wéi móu ]
走着不同道路的人,就不能在一起谋划。比喻意见或志趣不同的人就无法共事。
真人不露相 [ zhēn rén bù lòu xiàng ]
指得道的人不以形相现于人前。借喻不在人前露脸或暴露身分。
坐而论道 [ zuò ér lùn dào ]
坐着空谈大道理。指口头说说,不见行动。
吾道东矣 [ wú dào dōng yǐ ]
道:主张。自己的学术主张得人继承和推广
道貌凛然 [ dào mào lǐn rán ]
犹道貌岸然。指神态严肃,一本正经的样子。
装聋装哑 [ zhuāng lóng zhuāng yǎ ]
假装聋哑。指故意不理睬,只当不知道
小道大成 [ xiǎo dào dà chéng ]
小道:儒家称礼乐外的学说或技艺。虽是小技艺,却能取得大成就
天年不齐 [ tiān nián bù qí ]
指命运和流年不相配合,以致运道不好。
百丈竿头 [ bǎi zhàng gān tóu ]
佛教语,百丈高的竿子,比喻道行达到很高境界。
【成语拼音】dào jìn
【成语解释】饿死于道路者。 清 钱谦益 《河南归德府知府高锵授中宪大夫制》:“顷者夷烽日闻,道殣未息。” 清 龚自珍 《乙丙之际塾议第十六》:“又其敝也,丐夫手珠玉,道殣抱黄金。” 章炳麟 《訄书·商鞅》:“苟曰吾寧国政之不理,民生之不遂,而必不欲使法家者整齐而撙絀之,是则救飢之必待于侊饭,而诫食壶飧者以寧为道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