芟夷大难 [ shān yí dà nàn ]
芟:删除杂草;芟夷:削平;难:灾难。削平大乱
鉴空衡平 [ jiàn kōng héng píng ]
犹言明察持平。
心和气平 [ xīn hé qì píng ]
和:温和;平:平静。心情平静,态度温和。指不急躁,不生气,身心安宁
太平无象 [ tài píng wú xiàng ]
指太平盛世并无一定标志。后讽刺反动统治者粉饰升平。
虚心平意 [ xū xīn píng yì ]
平:宁静。心意空舒宁静,如同说心平气和
平起平坐 [ píng qǐ píng zuò ]
比喻彼此地位或权力平等。
政平讼息 [ zhèng píng sòng xī ]
政平:政治平允。指政治清明
天下太平 [ tiān xià tài píng ]
处处平安无事。指大治之世。
虚气平心 [ xū qì píng xīn ]
虚:通“舒”。心平气和
平淡无味 [ píng dàn wú wèi ]
本指质性平和无味。后含贬义,多指平平常常,缺乏特色。
平心而论 [ píng xīn ér lùn ]
平心:心情平和,不动感情;论:评论。平心静气地给予客观评价。
心平气定 [ xīn píng qì dìng ]
心气平定,没有杂念。
路见不平 [ lù jiàn bù píng ]
指见到不平的事。
声泪俱发 [ shēng lèi jù fā ]
俱:都。指边说边哭,形容极其悲恸、哀伤的样子
安常处顺 [ ān cháng chǔ shùn ]
安:习惯于;处:居住,居于;顺:适合,如意。习惯于平稳的日子,处于顺利的境遇中。
哀告宾服 [ āi gào bīn fú ]
宾服:古指诸侯或边远部落按时朝贡,表示依服、服从。后泛指归顺、服从。指哀求饶恕,愿意服从。
拨乱诛暴 [ bō luàn zhū bào ]
拨:治理;诛:杀戮。平定乱世,诛杀强暴,使天下太平
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 [ píng shí bù shāo xiāng,lín shí bào fó jiǎo ]
平时:平常;抱佛脚:拜佛。比喻平时不往来,遇有急难才去恳求。指平时没有准备,临时慌忙应付
海波不惊 [ hǎi bō bù jīng ]
惊:震动。比喻平安无事
打抱不平 [ dǎ bào bù píng ]
遇见不公平的事,挺身而出,帮助受欺负的一方。
平生之志 [ píng shēng zhī zhì ]
平生:一生。指一生的志向
碌碌无能 [ lù lù wú néng ]
碌碌:平庸、无能的。平平庸庸,没有能力。
抱不平 [ bào bù píng ]
遇见不公平的事,挺身而出,帮助弱小的一方。
凤引九雏 [ fèng yǐn jiǔ chú ]
为天下太平、社会繁荣的吉兆。
河溓海晏 [ hé lián hǎi yàn ]
犹言河清海晏。比喻天下太平。
【成语拼音】āi píng
【成语解释】汉 哀帝 与 平帝 的并称。 三国 魏 曹冏 《六代论》:“至乎 哀 平 ,异姓秉权;假 周公 之事,而为 田常 之乱。”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正纬》:“通儒讨覈,谓起 哀 平 。” 章炳麟 《信史上》:“且经籍毁于 秦 ,何故纬书不见燔爇?其传在 汉 ,又近起 哀 平 间,无有授受,公执今文,以其有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