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修武备 [ wén xiū wǔ bèi ]
文:指教化。修:指走上正规,已符合标准。备:准备完毕。谓文治和军备都已达到了理想的要求。
载酒问字 [ zài jiǔ wèn zì ]
指人有学问,常有人登门求教。也比喻勤学好问。
悬梁刺股 [ xuán liáng cì gǔ ]
形容刻苦学习。
绩学之士 [ jì xué zhī shì ]
指学问渊博的人;学者。
七步奇才 [ qī bù qí cái ]
有七步成诗的才能。比喻人有才气,文思敏捷
学浅才疏 [ xué qiǎn cái shū ]
才能不高,学识不深(多用作自谦的话)。
倚马可待 [ yǐ mǎ kě dài ]
倚在即将出发的战马前起草文件,可以等着完稿。比喻文章写得快。
悬梁刺骨 [ xuán liáng cì gǔ ]
形容刻苦学习。
学而不厌 [ xué ér bù yàn ]
厌:满足。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
学海无涯 [ xué hǎi wú yá ]
学海:知识。学问的海洋无边无际。
高才博学 [ gāo cái bó xué ]
学:学问。才能高超,学问广博
非学无以广才 [ fēi xué wú yǐ guǎng cái ]
不学习就无从增长知识,提高才干。
记问之学 [ jì wèn zhī xué ]
只是记诵书本,以资谈助或应答问难的学问。指对学问未融会贯通,不成体系。
敬业乐群 [ jìng yè lè qún ]
敬业:违心于学业;乐群:乐于与好朋友相处。专心学习,和同学融洽相处。
孤陋寡闻 [ gū lòu guǎ wén ]
陋:浅陋;寡:少。形容学识浅陋,见闻不广。
满腹诗书 [ mǎn fù shī shū ]
博学多才,文章写得好
博通经籍 [ bó tōng jīng jí ]
博:广博:籍:书籍。广博而又精通经典文献。形容人学识渊博。
活到老学到老 [ huó dào lǎo xué dào lǎo ]
指老人坚持学习或知识不断更新,人们永远学不尽。
操翰成章 [ cāo hàn chéng zhāng ]
翰:鸟毛,借指毛笔。拿起笔来就写成文章,形容文思敏捷,有文才。
博学多闻 [ bó xué duō wén ]
博学:广博。学识广博,见闻丰富。
王杨卢骆 [ wáng yáng lú luò ]
指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人擅长诗文,对初唐文学革新有贡献。
汪洋浩博 [ wāng yáng hào bó ]
形容人的气度宽广、文辞豪放、学识渊博像水势浩大无边。
困而学之 [ kùn ér xué zhī ]
困:困惑。遇到困惑的时候就学习。
负笈游学 [ fù jí yóu xué ]
笈:书箱;游学:到外地求学。背着书箱,去外地求学。形容不知劳苦的求知态度。
厚今薄古 [ hòu jīn bó gǔ ]
厚:推崇,重视;薄:轻视,怠慢。重视现代的,轻视古代的。多用于学术研究方面。
【成语拼音】xué wén
【成语解释】(1).学习文化知识。《论语·学而》:“行有餘力,则以学文。” 南朝 宋 鲍照 《侍郎报满辞阁疏》:“释担受书,废耕学文。”《隋书·高祖纪下》:“武力之子俱可学文,人间甲杖悉皆除毁。”(2).学习人文科学或社会科学。如:他原是学文的,后来改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