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牛乘马 [ fú niú chéng mǎ ]
役使牛马驾车。
量出制入 [ liàng chū zhì rù ]
量:估量;制:规定。估量支出情况再定其收入之道
精明强干 [ jīng míng qiáng gàn ]
机灵聪明,办事能力强。
社稷之役 [ shè jì zhī yì ]
社稷:古代帝王所祭的土神和谷神,代指国家;役:供职。臣下对君王应尽的职责
登高能赋 [ dēng gāo néng fù ]
赋:写作。登得高,看得远,能够描绘形状,铺陈事势。指国家的有用人才。
谭虎色变 [ tán hǔ sè biàn ]
谭:同“谈”;色:脸色。比喻一提到可怕的事就情绪紧张起来
旬输月送 [ xún shū yuè sòng ]
形容赋敛繁苛。
精明能干 [ jīng míng néng gān ]
机灵聪明,办事能力强。
头会箕敛 [ tóu kuài jī liǎn ]
头会:按人头征税;箕敛:用畚箕装取所征的谷物。形容赋税繁重苛刻。
不日不月 [ bù rì bù yuè ]
指不计日月,没有期限。
调度征求 [ diào dù zhēng qiú ]
调度:征敛赋税;征求:征敛需索。指征敛赋税
旱魃为灾 [ hàn bá wèi zāi ]
旱魃:传说中能引起旱灾的怪物。指发生旱灾
登高必赋 [ dēng gāo bì fù ]
古代指大夫必须具备的九种才能之一。指登高见广,能赋诗述其感受。
卖富差贫 [ mài fù chà pín ]
指对于富人,得钱便予以免除差役;对于穷人,便任意征派劳役。
急敛暴征 [ jí liǎn bào zhēng ]
严急而苛猛的赋税。
一吟一咏 [ yī yīn yī yǒng ]
指吟诗作赋。
升高能赋 [ shēng gāo néng fù ]
赋:写作。登得高,看得远,能够描绘形状,铺陈事势。指国家的有用人才。
予齿去角 [ yǔ chǐ qù jiǎo ]
指天生动物赋予齿就不赋予角。比喻事物无十全十美。
槁苏暍醒 [ gǎo sū yē xǐng ]
使枯槁者复苏,使中暑者苏醒。形容苦难者得救,重获生机。
遂迷忘反 [ suí mí wàng fǎn ]
执迷不悟;坚持错误而不觉悟。同“遂迷不寤”。
附肤落毛 [ fù fū luò máo ]
比喻赋闲无正事可干。
应名点卯 [ yìng míng diǎn mǎo ]
指形式上查点人役。形容照例行事。
儿童走卒 [ ér tóng zǒu zú ]
走卒:差役。比喻见闻最为浅陋的人
家生子儿 [ jiā shēng zǐ ér ]
奴婢生的子女仍在主家服役的人
班香宋艳 [ bān xiāng sòng yàn ]
班固和宋玉均善辞赋,以富丽见称,后以之泛称辞赋之美者。
【成语拼音】fù yì
【成语解释】(1).赋税和徭役的合称。 中国 古代,赋初指兵赋。 春秋 后期,各国逐渐从田亩征赋,赋和税渐趋混合。 秦 汉 以后,赋指按户口征收的税,徭役则另行征发,赋和役始有明显区别。 明 代以后,将按户口征发的徭役折征银两,把丁税并入田赋,至 清 则以赋役为田租的专称。《六韬·盈虚》:“其赋役也甚寡。”《新唐书·食货志二》:“国家赋役之法,曰租、曰调、曰庸。”《清史稿·食货志二》:“ 世祖 入 关 ,首免都城居民被兵者赋役三年。”(2).分配徭役。《资治通鉴·唐僖宗乾符三年》:“ 西川 节度使 高駢 筑 成都 罗城,使僧 景仙 规度,周二十五里,悉召县令庀徒赋役,吏受百钱以上皆死。” 胡三省 注:“赋,布也;分布使之就役也。”英文翻译1.taxes and corvé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