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驽策蹇 [ biān nú cè jiǎn ]
鞭打跑不快的马、驴。比喻自己能力低,但受到严格督促,勤奋不息。用作谦词。
悬石程书 [ xuán dàn chéng shū ]
形容勤于政事。
败不旋踵 [ bài bù xuán zhǒng ]
形容很快就遭到失败。旋踵,转动一下脚后跟。
雄视一世 [ xióng shì yī shì ]
形容称雄于一代。
济苦怜贫 [ jì kǔ lián pín ]
救济爱惜穷苦的人。
服服帖帖 [ fú fu tiē tiē ]
温顺地或谦恭地服从跟随
进锐退速 [ jìn ruì tuì sù ]
锐:迅速。急于求进者往往后退也快。
忝窃虚名 [ tiǎn qiè xū míng ]
忝:谦词,愧;窃:窃据。空有虚名
犬马之命 [ quǎn mǎ zhī mìng ]
命:生命。对自己生命的谦称
损己利物 [ sǔn jǐ lì wù ]
损:贬损;物:自己以外的人。克制自己,利于别人
求忠出孝 [ qiú zhōng chū xiào ]
指寻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
桑土之防 [ sāng tǔ zhī fáng ]
比喻防患于未然。
于思于思 [ yú sāi yú sāi ]
思:同腮;于思:鬓须茂盛的样子。指胡须长而多的人
不汲汲于富贵 [ bù jí jí yú fù guì ]
汲汲:心情急切。不迫切追求富贵。指人清高,安于清贫生活
五世其昌 [ wǔ shì qí chāng ]
世:代;其:时间副词,交要。五世之后,子孙昌盛。旧时用于祝人新婚。
晬面盎背 [ zuì miàn àng bèi ]
指德性表现于外,而有温润之貎,敦厚之态。指有德性者的仪态。
囿于见闻 [ yòu yú jiàn wén ]
拘泥于所见所闻
桂林一枝 [ guì lín yī zhī ]
桂花林中的一枝花。原为晋时郤诜的自谦语。后称誉人才学出众。
忠君报国 [ zhōng jūn bào guó ]
忠于国君,报效国家
安于所习 [ ān yú suǒ xí ]
安:习惯于。习惯于自己所熟悉的东西。指习惯对人的制约
恭恭敬敬 [ gōng gōng jìng jìng ]
对尊长贵宾谦恭而有礼貌
习焉不觉 [ xí yān bù jué ]
习:习惯;焉:语气助词,相当于“于是”的意思。指习惯于某种事物而觉察不到其中的问题
辛壬癸甲 [ xīn rén guǐ jiǎ ]
用以指一心为公,置个人利益于不顾的精神。
于飞之乐 [ yú fēi zhī lè ]
于飞:比翼齐飞。比喻夫妻间亲密和谐。
出言不逊 [ chū yán bù xùn ]
逊:谦让,有礼貌。说话粗暴无礼。
【成语拼音】yú qiān
【成语解释】明代大臣。字廷益,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永乐进士。为官清廉耿直,土木之变后,任兵部尚书,拥立景帝,反对南迁,并调集大军在北京城外击退瓦剌军。次年,瓦剌首领也先释放英宗,他仍努力整顿军队,加强训练以防备瓦剌。1457年,英宗发动政变,重登帝位,他被诬陷,惨遭杀害。万历年间平反昭雪,谥忠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