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发披缁 [ jiǎn fā pī zī ]
削发,身着僧尼服装。指出家为僧尼。亦作“剪发被褐”。
发扬蹈励 [ fā yáng dǎo lì ]
发:奋发,振作;扬:昂扬;蹈:跳、踏。后比喻精神奋发,意气风发昂扬
毫发不爽 [ háo fà bù shuǎng ]
毫:细毛;发:头发;爽:差错。形容一点不差。
发棠之请 [ fā táng zhī qǐng ]
发:发放;棠:齐国地名,积谷之处;请:请求。原指孟轲劝请齐王发放棠邑粮食赈济饥民。后指请示赈济。
毫发无遗 [ háo fà wú yí ]
毫:细毛;发:头发;毫发:比喻细微;遗:遗漏。形容没有一丝一毫的遗漏
施命发号 [ shī mìng fā hào ]
发布号令。
发奸摘隐 [ fā jiān zhāi yǐn ]
发:揭发。揭发隐秘的坏人坏事。形容治理政事精明
发短心长 [ fà duǎn xīn cháng ]
发短:指年老;心长:智谋深。头发稀少,心计很多。形容年老而智谋高。
被发洋狂 [ pī fà yáng kuáng ]
被发:披散头发。披散头发,装作疯狂
触机便发 [ chù jī biàn fā ]
机:弓弩上的发箭器。原指弓弩上的发箭器,一经触发,箭便射出。后亦指人遇到机会便要发作。
赌神发咒 [ dǔ shén fā zhòu ]
犹言对天发誓。
毛发耸然 [ máo fà sǒng rán ]
毛发竖起。极言惊骇、恐惧。同“毛发悚然”。
发名成业 [ fā míng chéng yè ]
发:显现。发扬名声,成就事业
散发抽簪 [ sàn fà chōu zān ]
簪:绾头发的首饰。抽掉簪子,散开头发。指弃官隐居,过逍遥自在的生活
箭不虚发 [ jiàn bù xū fā ]
虚:空。形容箭术高超,百发百中。
奋发有为 [ fèn fā yǒu wéi ]
奋发:精神振作。精神振作,有所作为。
白发朱颜 [ bái fà zhū yán ]
颜:脸色。头发斑白,脸色通红。形容老人容光焕发。
发上指冠 [ fā shàng zhǐ guān ]
毛发竖起貌。形容极度愤怒。
毛发倒竖 [ máo fā dǎo shù ]
倒竖:尾端朝上直立。汗毛、头发都竖起来。①比喻怒不可遏。②形容很害怕,很紧张。亦作“毛发皆竖”、“毛发尽竖”、“毛发…
丝发之功 [ sī fā zhī gōng ]
丝发:一根丝,一根头发。指功劳极微小。
心长发短 [ xīn cháng fà duǎn ]
心长:智谋深;发短:指年老。头发稀少,心计很多。形容年老而智谋高。
艾发衰容 [ ài fà shuāi róng ]
艾:苍白色。灰白色的头发,衰老的面容
被发跣足 [ bèi fā xiǎn zú ]
被发:披散头发;跣足:赤脚。披散头发,光着脚。形容困苦或生活散漫
弦无虚发 [ xián wú xū fā ]
指射箭百发百中。
先发制人 [ xiān fā zhì rén ]
发:开始行动;制:控制,制服。原指丢动手的牌主动地位,可以控制对方。后也泛指争取主动,先动手来制服对方。
【成语拼音】fā liǎn
【成语解释】(1).散发、积聚(财物)。 南朝 宋 颜延之 《庭诰》:“量时发敛,视岁穰俭,省赡以奉己,损散以及人。” 唐 杨炯 《奉和上元酺宴应诏》:“敬时穷发敛,卜代盈千亿。”《新唐书·韩洄传》:“復罢省胥吏冗食二千人,积米 长安 、 万年 二县各数十万石,视年丰耗而发敛焉,故人不艰食。”(2).犹往还,进退。古历谓日道发南敛北之细数。《周髀算经》卷上:“冬至夏至者,日道发敛之所生也,至昼夜长短之所极。” 赵婴 注:“发,犹往也。敛,犹还也。”《汉书·律历志上》:“盖闻古者 黄帝 合而不死,名察发敛,定清浊,起五部,建气物分数。” 颜师古 注引 臣瓒 曰:“题名宿度,候察进退。”《晋书·律历志中》:“ 容成 综斯六术,考定气象,建五行,察发敛,起消息,正闰餘,述而著焉,谓之《调历》。”《明史·历志五》:“按古历及《授时》,皆以发敛为一章。发敛云者,日道发南敛北之细数也,而加时附焉,则又所以纪发敛之辰刻,故曰发敛加时也。”(3).犹伸屈。指诗歌风格的变化。 金 王若虚 《滹南诗话》卷一:“ 荆公 云: 李白 歌诗豪放飘逸,人固莫及,然其格止於此而已,不知变也。至於 杜甫 ,则发敛、抑扬、疾徐、纵横,无施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