隳节败名 [ huī jié bài míng ]
隳:毁坏。节:气节。指毁掉、败坏自己的气节和名誉。
横生枝节 [ héng shēng zhī jié ]
枝节:比喻细小或旁出的事情。比喻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意外地发生了一些麻烦事。
忠孝节烈 [ zhōng xiào jié liè ]
为国尽忠,对父母尽孝,对夫妻尽节,对朋友尽义。泛指封建统治者所提倡的道德行为准则
缧绁之忧 [ léi xiè zhī yōu ]
缧绁:捆绑犯人的绳子。引申为囚禁。被囚禁的忧虑。指有坐牢的危险。
省吃细用 [ shěng chī xì yòng ]
省:节约。形容生活非常节俭
严于鈇钺 [ yán yú fū yuè ]
指揭发、指斥、抨击坏人坏事极其严厉。
柏舟之誓 [ bǎi zhōu zhī shì ]
指妇女丧夫后守节不嫁。亦作“柏舟之节”。
势如劈竹 [ shì rú pī zhú ]
比喻节节胜利,毫无阻碍。见“势如破竹”。
河清海宴 [ hé qīng hǎi yàn ]
比喻天下太平。同“河清海晏”。
三令五申 [ sān lìng wǔ shēn ]
令:命令;申:表达,说明。多次命令和告诫。
俭者心常富 [ jiǎn zhě xīn cháng fù ]
俭:节俭;富:富足。节俭的人常常觉得很富足。
啬己奉公 [ sè jǐ fèng gōng ]
啬:节俭。自己节俭,尽力办好公共的事业。
戒奢以俭 [ jiè shē yǐ jiǎn ]
戒:戒除;奢:奢侈;俭:节俭。用节俭来消除奢侈
黜衣缩食 [ chù yī suō shí ]
节衣缩食,指在生活上省穿省吃,力求节约。
田月桑时 [ tián yuè sāng shí ]
泛指农忙季节。
俭可养廉 [ jiǎn kě yǎng lián ]
俭:节俭;廉:廉洁。节俭可以养成廉洁的操守。
东征西讨 [ dōng zhēng xī tǎo ]
指四面出兵征战讨伐。
不拘细行 [ bù jū xì xíng ]
犹不拘小节。
淫荒无度 [ yín huāng wú dù ]
无度:没有节制。形容酗酒淫乱,没有节制,生活糜烂
海沸江翻 [ hǎi fèi jiāng fān ]
大海沸腾,江河翻滚。比喻声势或力量极大。
俭以养廉 [ jiǎn yǐ yǎng lián ]
俭:节俭;廉:廉洁。节俭可以培养廉洁的作风。
朝朝寒食,夜夜元宵 [ zhāo zhāo hán shí,yè yè yuán xiāo ]
寒食:清明节;元宵:元宵节。早晚都像过节一样。形容生活奢华,整天寻欢作乐
弃其馀鱼 [ qì qí yú yú ]
比喻节欲知足。
栋折榱坏 [ dòng zhē cuī huài ]
犹栋折榱崩。比喻倾覆。
临患忘利 [ lín huàn wàng lì ]
祸患来临之时,不计较个人得失。
【成语拼音】jié yuè
【成语解释】符节和斧钺。古代授予将帅,作为加重权力的标志。《孔丛子·问军礼》:“天子当阶南面,命授之节鉞,大将受,天子乃东面西向而揖之,示弗御也。”《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天子假 太祖 节鉞,録尚书事。” 唐 张祜 《送周尚书赴滑台》诗:“鼓角雄都分节鉞,蛇龙旧国罢楼船。” 明 张煌言 《上行在陈南北机宜疏》:“蒙皇上纶綍频颁,节鉞谬寄,臣感极生惭,愤极思奋。” 徐兴业 《金瓯缺》第一章:“年来多病,更是才疏力薄,但图个太平无事,一旦卸肩,把西陲的金瓯和全军交还朝廷……岂可谬领节钺,再当艰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