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皮鹤发 [ jī pí hè fā ]
皮肤发皱,头发苍白。指老人。
贪生舍义 [ tān shēng shě yì ]
舍:放弃。为了活命,可以放弃道义
断章截句 [ duàn zhāng jié jù ]
不顾上下文义,截取文章的一段或一句,而弯曲原意。断、截:割裂。
嘉言善状 [ jiā yán shàn zhuàng ]
有教育意义的好言语和好行为。同“嘉言善行”。
礼义生富足 [ lǐ yì shēng fù zú ]
旧时指人民富足后就必然讲求礼义。
气贯长虹 [ qì guàn cháng hóng ]
贯:贯穿。正义的精神直上高空,穿过彩虹。形容精神极其崇高,气概极其豪壮。
徵名责实 [ zhǐ míng zé shí ]
徵:考察;责:求。指考察其名以求其实,就其言而观其行,以求名实相符。
反经合义 [ fǎn jīng hé yì ]
虽违背常道,但仍合于义理。
义不取容 [ yì bù qǔ róng ]
取容:讨好。为追求正义而不取悦于人。指人刚直不阿。
违恩负义 [ wéi ēn fù yì ]
违逆自己的恩人,有负其往日情义,使之受到伤害
正其谊不谋其利 [ zhèng qí yì bù móu qí lì ]
正:合于法则的;谊:通“义”,合宜的道德、行为;谋:图谋。言行合乎正义,不谋个人私利
气谊相投 [ qì yì xiāng tóu ]
指志趣、情谊互相投合。同“气义相投”。
两袖清风 [ liǎng xiù qīng fēng ]
衣袖中除清风外,别无所有。比喻做官廉洁。也比喻穷得一无所有。
言不及义 [ yán bù jí yì ]
及:涉及;义:正经的道理。指净说些无聊的话,没有一句正经的。
肌劈理解 [ jī pī lǐ jiě ]
比喻立论精辟,析义翔实。
忘恩失义 [ wàng ēn shī yì ]
忘掉他人对己的恩德,做出背信弃义的事情。
义不主财 [ yì bù zhǔ cái ]
主:掌管。遵从道义就不能掌管钱财,心怀仁慈就不能掌管军队
背义负恩 [ bèi yù fù ēn ]
指背弃道义,辜负别人对自己的恩德。
首唱义兵 [ shǒu chàng yì bīng ]
唱:通“倡”,带头;兵:战斗。首先发动正义的战争
凭几据杖 [ píng jī jù zhàng ]
形容傲慢不以礼待客。
乡利倍义 [ xiāng lì bèi yì ]
趋向私利,违背正义。乡,通“向”。倍,通“背”。
富贵浮云 [ fù guì fú yún ]
意思是不义而富贵,对于我就象浮云那样轻飘。比喻把金钱、地位看得很轻。
依阿无心 [ yī ē wú xīn ]
依阿:随声附和。随声附和,没有主见,曲从不察。
义方之训 [ yì fāng zhī xùn ]
义方:比喻为人应遵守的道理。教人遵守做人之道的训言
义不主财,慈不主兵 [ yì bù zhǔ cái,cí bù zhǔ bīng ]
主:掌管。遵从道义就不能掌管钱财,心怀仁慈就不能掌管军队
【成语拼音】zhàng yì
【成语解释】主持正义。 汉 陆贾 《新语·辅政》:“杖仁者霸,杖义者强。”《三国志·魏志·崔林传》:“宰相者,天下之所瞻效,诚宜得秉忠履正本德杖义之士,足为海内所师表者。”一本作“ 仗义 ”。《新唐书·韩游瓌传》:“四方杖义而起,贼不足虑。”《金史·完颜忠传》:“吾欲举兵,杖义而西,君以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