陟岵瞻望 [ zhì hù zhān wàng ]
陟:登、升;岵:有草木的山。指久居在外的人想念父母。
陟岵陟屺 [ zhì hù zhì qǐ ]
陟:登、升;岵:有草木的山;屺:无草木的山。指久居在外的人想念父母。
瞻云陟屺 [ zhān yún zhì qǐ ]
陟:升,登;屺:没有草木的山。望云登山。比喻非常思念亲人
升高自下 [ shēng gāo zì xià ]
升:上升,提高。比喻事情循序进行由浅入深
考绩黜陟 [ kǎo jì chù zhì ]
黜陟:指官吏的进退升降。考核官吏的政绩好坏来决定升降
陟遐自迩 [ zhì xiá zì ěr ]
陟:升;陟遐:远行;迩:近。走远路要从近处开始。比喻做事要扎扎实实,循序渐进
赏罚黜陟 [ shǎng fá chù zhì ]
赏罚:赏赐与惩罚;黜陟:官吏的进退升降。指官吏的赏赐、惩罚和官职的升降
黜陟幽明 [ chù zhì yōu míng ]
指黜退昏愚的官员,晋升贤明的官员。
进退可否 [ jìn tuì kě fǒu ]
指进升合格者,黜退不合格者。
升天入地 [ shēng tiān rù dì ]
升:上升。上到天上,钻入地下
一日九迁 [ yī rì jiǔ qiān ]
九:形容多次;迁:升职。一日之内多次升迁。比喻官职升得极快。
升迁荣辱 [ shēng qiān róng rǔ ]
升:上升;荣辱:显荣与耻辱。指宦途上的升迁与降职、荣显与失意
步步高升 [ bù bù gāo shēng ]
步步:表示距离很短;高升:往上升。指职位不断上升。
升沉荣辱 [ shēng chén róng rǔ ]
升:上升;升沉:指仕途上的得失;荣辱:显荣与耻辱。指宦途上的升迁与降职、荣显与失意
斗升之禄 [ dǒu shēng zhī lù ]
斗升:古代容量单位,1斛=10斗,1斗=10升;禄:官员的俸给。微薄的薪俸
四海升平 [ sì hǎi shēng píng ]
升平:太平。天下太平。
以升量石 [ yǐ shēng liáng dàn ]
升、石:容量单位,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比喻以肤浅的理解力推测深奥的道理。
白日飞升 [ bái rì fēi shēng ]
犹白日升天。道教谓人修炼得道后,白昼飞升天界成仙。后喻指一朝显贵。
白日上升 [ bái rì shàng shēng ]
犹言白日升天。道教谓人修炼得道后,白昼飞升天界成仙。
如日方升 [ rú rì fāng shēng ]
如:象;方:刚。象太阳刚刚升起来。比喻光明的前程刚刚开始。
黜幽陟明 [ chù yōu zhì míng ]
指黜退昏愚的官员,晋升贤明的官员。
出幽升高 [ chū yōu shēng gāo ]
犹言出谷迁乔。比喻人的境遇好转或职位升迁。
指日高升 [ zhǐ rì gāo shēng ]
指很快就可升官。旧时官场预祝之词。
独立不群 [ dú lì bù qún ]
独立:突出,超群;不群:卓异。比喻超群出众
盛德遗范 [ shèng dé yí fàn ]
盛德:美盛的品德;范:榜样。先人美盛的品德和风范
【成语拼音】shēng zhì
【成语解释】(1).攀登。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颍水》:“山下大泽周数里,而清深肃洁。水中有立石,高十餘丈,广二十许步,上甚平整,緇素之士,多泛舟昇陟,取畅山情。”(2).晋升。《魏书·崔鸿传》:“苟必官须此人,人称此职,或超腾昇陟,数岁而至公卿。”(1).升登;攀登。 汉 王充 《论衡·効力》:“文章滂沛,不遭有力之将援引荐举,亦将弃遗於衡门之下,固安得升陟圣主之庭,论説政事之务乎?”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颍水》:“水中有立石,高十餘丈,广二十许步,上甚平整,緇素之士,多泛舟升陟,取畅幽情。”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记四》:“过桥,復东北升陟岗陀,四里,抵 思陇 。” 清 曹寅 《滁州清流关道中》诗:“坡陀倦升陟,蹭蹬愁躋举。”(2).升迁;提升。 唐 元稹 《崔弘礼郑州刺史》:“侍中弘正以课来上,书为第一。不有升陟,谓之蔽能,得於信臣,予用丕允。”提升;晋级。 宋 范仲淹 《奏重定臣僚转官及差遣体例》:“或陞陟差遣,其幕职州县官,未该磨勘,而有上项劳政者,亦与比类升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