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坐穷山 [ dú zuò qióng shān ]
独自坐在没有出路的山里放出老虎来保卫自己。比喻不但不能保护自己,反而招来祸患
文婪武嬉 [ wén lán wǔ xī ]
指文武官员习于安逸,贪婪成性。
卖刀买犊 [ mài dāo mǎi dú ]
刀:武器;犊:牛犊。指卖掉武器,从事农业生产。
经武纬文 [ jīng wǔ wěi wén ]
经:丝织品的直线;武:武功;纬:丝织品的横线;文:文治。以武功和文德治理国家
绳其祖武 [ shéng qí zǔ wǔ ]
绳:继续;武:足迹。踏着祖先的足迹继续前进。比喻继承祖业。
通文调武 [ tōng wén diào wǔ ]
指卖弄文才和武艺。
扬威耀武 [ yáng wēi yào wǔ ]
炫耀武力,显示威风。
马上得天下 [ mǎ shàng dé tiān xià ]
喻指武功建国。
玩兵黩武 [ wán bīng dú wǔ ]
轻率无度地使用武力。
秉文经武 [ bǐng wén jīng wǔ ]
执掌文事,经营武备。
一十八般武艺 [ yī shí bā bān wǔ yì ]
泛指各种武术技艺。
乃武乃文 [ nǎi wǔ nǎi wén ]
本用以赞誉天子之德,指其文经天地,武定祸乱。后多指人既有武功又有文德。亦作乃文乃武。
武人不惜死 [ wǔ rén bù xī sǐ ]
惜:吝惜。指武官不怕死
二卵弃干城 [ èr luǎn qì gān chéng ]
卵:鸡蛋;干城:捍卫者。比喻因人有小的过失而忽略他的大节
文武兼资 [ wén wǔ jiān zī ]
兼:并。文才与武艺兼具于一身,能文能武
史鱼秉直 [ shǐ yú bǐng zhí ]
史鱼:名鲉,字子鱼,春秋卫国大夫,以直谏著名;直:正直。史鱼秉性正直。形容人刚正不阿
威武不能屈 [ wēi wǔ bù néng qū ]
威武:武力。不屈从于威势的镇慑之下。形容不畏强暴
不文不武 [ bù wén bù wǔ ]
既不能文,又不能武。
桑间濮上 [ sāng jiān pú shàng ]
桑间在濮水之上,是古代卫国的地方。古指淫风。后也指男女幽会。
定国安邦 [ dìng guó ān bāng ]
邦:国家。治理和保卫国家,使国家安定稳固。
独坐穷山,引虎自卫 [ dú zuò qióng shān,yǐn hǔ zì wèi ]
独自坐在没有出路的山里放出老虎来保卫自己。比喻不但不能保护自己,反而招来祸患
武艺超群 [ wǔ yì chāo qún ]
武艺:武术上的本领。也指军事、战斗的本领。形容武艺高强,超出一般人。
独坐穷山,放虎自卫 [ dú zuò qióng shān fàng hǔ zì wèi ]
独自坐在没有出路的山里放出老虎来保卫自己。比喻不但不能保护自己,反而招来祸患
武偃文修 [ wǔ yǎn wén xiū ]
文治已实行,武备已停止。形容天下太平。亦作“文修武偃”。
文觌武匿 [ wén dí wǔ nì ]
艺文兴而武道隐。指尚文之风大盛。
【成语拼音】wǔ wèi
【成语解释】(1).谓以武力藩卫。《书·禹贡》:“三百里揆文教,二百里奋武卫。” 孔 传:“文教外之二百里奋武卫,天子所以安。”《汉书·王莽传中》:“在揆文教,奋武卫,是为惟垣。”(2).军制名。 汉 末 曹操 为丞相,设武卫营。 魏文帝 置武卫将军以统率禁旅。 隋 置左右武卫,各置大将军、将军。 唐 因 隋 制。 宋 沿其制。 元 初有武卫军,不久改称侍卫亲军。 至元 二十六年设武卫亲军都指挥使司,掌管修治城隍等工役,性质与前不同。 清 末也有武卫军的名称。《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初, 王莽 征天下能为兵法者六十三家数百人,并以为军吏;选练武卫,招募猛士,旌旗輜重,千里不絶。” 宋 高承 《事物纪原·环卫中贵·武卫》:“ 后汉 末, 曹公 为丞相,有分营。 魏武帝 置武卫将军。 隋 始分左右。《续事始》曰: 魏 许褚 从 太祖 破 马超 ,迁武卫中郎将。武卫之号,自 褚 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