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民育德 [ zhèn mín yù dé ]
振:通“赈”,救济。指接济、帮助人民,涵养自己的德性
为德不终 [ wéi dé bù zhōng ]
指没有把好事做到底。同“为德不卒”。
昊天罔极 [ hào tiān wǎng jí ]
原指天空广大无边,后比喻父母的恩德极大。
潜德隐行 [ qián dé yǐn xíng ]
指不为人知的德行。
德音莫违 [ dé yīn mò wéi ]
德音:善言;莫违:不要违背。别人的好话不要不听。
忽冷忽热 [ hū lěng hū rè ]
指时而冷静,时而感情冲动,情绪不稳定。
汤去三面 [ tāng qù sān miàn ]
泛言普施仁德。
反风灭火 [ fǎn fēng miè huǒ ]
比喻施行德政。
至仁忘仁 [ zhì rén wàng rén ]
至仁:最大的仁德。指仁到了极点反而忘掉了仁。比喻事物到达顶点容易被忽略掉
圣人忘情 [ shèng rén wàng qíng ]
圣人:具有崇高道德的人物。指圣人不为感情所动
高山仰之 [ gāo shān yǎng zhī ]
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同“高山仰止”。
以德服人 [ yǐ dé fú rén ]
以良好的德行使百姓归顺、服从统治者。
至德要道 [ zhì dé yào dào ]
至:极,最。最美好的品德和最精要的道理
怀材抱德 [ huái cái bào dé ]
抱:胸怀。既有才学,又有德行
抱表寝绳 [ bào biǎo qǐn shéng ]
指坐卧不离准则。意谓坚持德操。
秽德垢行 [ huì dé gòu xíng ]
指自污浊其德行以避祸患。
忿忿不平 [ fèn fèn bù píng ]
心中不服,感到气愤。同“愤愤不平”。
内疚神明 [ nèi jiù shén míng ]
内疚:内心感到惭愧不安;神明:神祗。指做错了事,内心感到不安
地丑德齐 [ dì chǒu dé qí ]
丑:同类。地相等,德相同。比喻彼此条件一样。
霜露之病 [ shuāng lù zhī bìng ]
因感受风寒而引起的病。
无怨无德 [ wú yuàn wú dé ]
既没有怨恨,也没有恩德。指彼此间没有恩怨关系。
琥珀拾芥 [ hǔ pò shí jiè ]
琥珀:植物化石;芥:小东西。比喻事物之间的相互感应
言扬行举 [ yán yáng xíng jǔ ]
根据德行和名声来选择人才。
弸中彪外 [ péng zhōng biāo wài ]
弸:充满;彪:文采。指人内有才德,则有文采,自然外露。赞美德才兼备的人。
腥德发闻 [ xīng dé fā wén ]
腥德:秽恶的行径。丑恶的行径为人所知晓
【成语拼音】gǎn dé
【成语解释】(1).为其德行所感动。 南朝 陈 徐陵 《劝进梁元帝表》:“芝房感德,咸出铜池。”(2).感激恩德。 明 李贽 《与焦弱侯书》:“闻有欲杀我者,得兄分剖乃止。此自感德。” 清 唐甄 《潜书·两权》:“感德然后畏威,畏威然后感德。”近义词戴德、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