蹈常袭故 [ dǎo cháng xí gù ]
蹈:踩,引伸为遵循;常:常规,老规矩;袭:沿袭;故:老办法。因循守旧,照老规矩办事。
日不暇给 [ rì bù xiá jǐ ]
暇:空闲;给:足够。指事情繁多,时间不够,来不及做完。
端端正正 [ duān duān zhèng zhèng ]
形式上、结构上或安排上协调相称,正正规规
足不履影 [ zú bù lǚ yǐng ]
比喻循规蹈矩。
拟规画圆 [ nǐ guī huà yuán ]
按照圆规画圆形。比喻照老规矩办事,不知道变通。
少条失教 [ shǎo tiáo shī jiào ]
指没规矩,无教养。
不及之法 [ bù jí zhī fǎ ]
指不适用的法规。
献替可否 [ xiàn tì kě fǒu ]
指劝善归过,提出兴革的建议。同“献可替否”。
规重矩迭 [ guī zhòng jǔ dié ]
指合乎规矩法度。
不拘一格 [ bù jū yī gé ]
拘:限制;格:规格,方式。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一个格局。
袭故守常 [ xí gù shǒu cháng ]
袭:固袭,继承;故:成例;常:常规。因循守旧,照老规矩办事
同文共规 [ tóng wén gòng guī ]
比喻国家统一。同“同文共轨”。
不讳之门 [ bù huì zhī mén ]
讳:忌讳。指说话可以直言不讳的地方。
逾闲荡检 [ yú xián dàng jiǎn ]
逾、荡:超越;闲、检:指规矩、法度。指行为不规矩,不守礼法。
洞彻事理 [ dòng chè shì lǐ ]
洞彻:透彻,深远;理:道理,规律。深入透彻了解事物规律。
阿意顺旨 [ ē yì shùn zhǐ ]
阿意:迎合他人心意;顺旨:顺从君主意图。曲意逢迎,顺从君主的意图
率由旧章 [ shuài yóu jiù zhāng ]
率:遵循;旧章:老法规。一切按照老规矩办事。
体大思精 [ tǐ dà sī jīng ]
体:体制,规模;思:思虑;精:精密。指著作规模宏大,思虑精密。
进退应矩 [ jìn tuì yīng jǔ ]
前进后退均合规矩。
安分守常 [ ān fēn shǒu cháng ]
分:本分;守:保持;常:常规。规矩老实,安守本分,不惹是生非
破格提拔 [ pò gé tí bá ]
不遵常规选拔提升
连山排海 [ lián shān pái hǎi ]
形容数量多、规模大。
大经大法 [ dà jīng dà fǎ ]
根本的原则和法规。
横恩滥赏 [ hèng ēn làn shǎng ]
不符合规定的赏赐。
老皇历 [ lǎo huáng li ]
比喻过时的老规矩
【成语拼音】guī guī
【成语解释】(1).浅陋拘泥貌。《庄子·秋水》:“子乃规规然而求之以察,索之以辩,是直用管闚天,用锥指地也,不亦小乎!” 成玄英 疏:“规规,经营之貌也。” 晋 陶潜 《饮酒》诗之十三:“规规一何愚,兀傲差若颖。” 宋 刘伋 《不如意》诗:“高轩与华冕,儻来亦如寄。规规必欲求,愈劳终不遂。” 清 郑燮 《靳秋田索画》:“昔人学草书入神……或观公主与担夫争道,或观 公孙大娘 舞 西河 剑器,夫岂取草书成格而规规效法者。” 王国维 《<红楼梦>评论》:“善於观物者,能就个人之事实,而发现人类全体之性质;今对人类之全体,而必规规焉求个人以实之,人之知力相越,岂不远哉!”(2).圆貌。多形容日月。 唐 蒋防 《姮娥奔月赋》:“冥冥睟容,规规皓质。” 唐 柳喜 《日浴咸池赋》:“势动云端,运规规而未止。”惊恐自失貌。《庄子·秋水》:“於是埳井之鼃闻之,适适然惊,规规然自失也。” 成玄英 疏:“规规,自失之貌。” 清 容閎 《西学东渐记》第十九章:“今闻其将被召回国,且闻贵国政府即欲解散留学事务所,予等咸规规自失,且为贵国忧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