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战于野 [ lóng zhàn yú yě ]
群龙在郭野大战。比喻群雄争天下
鼎成龙升 [ dǐng chéng lóng shēng ]
指帝王去世。同“鼎成龙去”。
元龙豪气 [ yuán lóng háo qì ]
元龙:三国时陈登,字元龙,曾慢待许氾;豪:豪放。形容性格豪放。
直捣黄龙 [ zhí dǎo huáng lóng ]
黄龙:即黄龙府,辖地在今吉林一带,为金人的腹了。一直打到黄龙府。指捣毁敌人的巢穴。
龙跳虎伏 [ lóng tiào hǔ fú ]
犹言龙腾虎卧。比喻笔势。
龙蹲虎踞 [ lóng dūn hǔ jù ]
犹言龙盘虎踞。好像盘绕的龙,蹲伏的虎。特指南京。亦形容地势雄伟险要。
鱼龙百变 [ yú lóng bǎi biàn ]
像鱼龙那样变化多端。
鱼龙变化 [ yú lóng biàn huà ]
指鱼变化为龙。比喻世事或人的根本性变化。
扳龙附凤 [ bān lóng fù fèng ]
指依附龙凤而升空。
药店龙 [ yào diàn lóng ]
药店里的龙骨。比喻人瘦骨嶙峋
龙骧凤矫 [ lóng xiāng fèng jiǎo ]
龙腾凤飞。喻指行动迅猛。
潜龙勿用 [ qián lóng wù yòng ]
蛟龙潜伏着不为人知。比喻人才未被重用
马龙车水 [ mǎ lóng chē shuǐ ]
马象游龙,车象流水。形容车马往来不绝。
龙楼凤城 [ lóng lóu fèng chéng ]
犹言龙楼凤池。指禁省,皇宫。
夔龙礼乐 [ kuí lóng lǐ lè ]
夔龙:虞舜的两个大臣,夔为乐官,龙为谏官。指可以作为规范的礼乐制度
龙战虎争 [ lóng zhàn hǔ zhēng ]
形容斗争或竞赛很激烈。同“龙争虎斗”。
龙腾虎掷 [ lóng téng hǔ zhì ]
比喻勇猛冲击,势不可当。同“龙腾虎蹴”。
虎符龙节 [ hǔ fú lóng jié ]
虎符:古代铜制虎形兵符;龙节:古代邦国使臣用的金制龙形凭证。比喻重要的凭证
蛟龙失水 [ jiāo lóng shī shuǐ ]
蛟:传说的无角龙。蛟龙失掉了赖以生存的水。比喻英雄失去凭借
乘龙佳婿 [ chéng lóng jiā xù ]
乘龙:女子乘坐于龙上得道成仙。佳婿:称意的女婿。旧时指才貌双全的女婿。也用作誉称别人的女婿。
飞龙乘云 [ fēi lóng chéng yún ]
龙乘云而上天,比喻英雄豪杰乘时而得势。
云龙风虎 [ yún lóng fēng hǔ ]
虎啸生风,龙起生云。指同类的事物相感应。
尸居龙见 [ shī jū lóng xiàn ]
居:静居;见:出现。静如尸而动如龙。
破壁飞去 [ pò bì fēi qù ]
传说梁代画家张僧繇在壁上画龙,点上眼睛后龙即飞云。比喻人突然有钱有势或官职地位一下子升得很快。
龙拿虎跳 [ lóng ná hǔ tiào ]
拿:抓,握。像龙抓东西、老虎跳跃一样强劲有力。比喻笔势遒劲奔放
【成语拼音】lóng yù
【成语解释】亦作“ 龙御 ”。1.《太平御览》卷三引《淮南子》:“爰上 羲和 ,爰息六螭,是谓悬车。”注:“日乘车,驾以六龙, 羲和 御之。日至此而薄於 虞泉 , 羲和 至此而廻。六螭,即六龙也。”后因以“龙驭”指太阳。《艺文类聚》卷五引 南朝 梁 王僧孺 《谢赐历表》:“窃以龙驭不爽,靡见侵薄,凤职是司,曾无昃眺。” 南朝 陈 张正见 《轻薄篇》:“莫嫌龙驭晚,扶桑復浴鸦。”(2).指天子车驾。 唐 白居易 《长恨歌》:“天地旋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3).借指皇帝。 前蜀 韦庄 《喻东军》诗:“四年龙驭守 峨嵋 ,铁马西来步步迟。”(4).谓君临天下。 唐 钱起 《观法驾自凤翔回》诗:“圣情苏品物,龙御闢云雷。”一本作“ 龙驭 ”。(5).婉词。谓帝王去世。《明史·方从哲传》:“以药尝试,先帝龙驭即上昇。”参见“ 龙驭上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