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之志 [ qiān lǐ zhī zhì ]
指远大的志向。
志同道合 [ zhì tóng dào hé ]
道:途径。志趣相同,意见一致。
闭门自守 [ bì mén zì shǒu ]
①闭门不出,洁身自保。②坚壁不出,严加防守。
分守要津 [ fēn shǒu yào jīn ]
要:重要;津:渡口。分别把守交通要道。
平生之志 [ píng shēng zhī zhì ]
平生:一生。指一生的志向
积雪封霜 [ jī xuě fēng shuāng ]
形容操守高洁坚贞。
柏舟之誓 [ bǎi zhōu zhī shì ]
指妇女丧夫后守节不嫁。亦作“柏舟之节”。
专心致志 [ zhuān xīn zhì zhì ]
致:尽,极;志:意志。把心思全放在上面。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
气高志大 [ qì gāo zhì dà ]
意气高昂,志向远大
壮志凌云 [ zhuàng zhì líng yún ]
壮志:宏大的志愿;凌云:直上云霄。形容理想宏伟远大。
材剧志大 [ cái jù zhì dà ]
指才智多,志向大。
志同心合 [ zhì tóng xīn hé ]
志趣相同,意见一致
隐居求志 [ yǐn jū qiú zhì ]
隐居不仕,以实现自己的志愿。
戤米囤饿杀 [ gài mǐ tún è shā ]
戤:依靠;囤:盛粮食的器物。依着米囤挨饿。比喻守财自苦
踌躇满志 [ chóu chú mǎn zhì ]
踌躇:从容自得的样子;满:满足;志:志愿。形容对自己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
画疆墨守 [ huà jiāng mò shǒu ]
比喻树立门户或固守门户之见。
离经辨志 [ lí jīng biàn zhì ]
离:指断句;经:指儒家经书;辨:明察;志:志向。读断经书文句,明察圣贤志向。
燕雀岂知雕鹗志 [ yàn què qǐ zhī diāo è zhì ]
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同“燕雀安知鸿鹄志”。
志气凌云 [ zhì qì líng yún ]
凌云:直上云霄。志气直上云霄,形容志向高远、意气豪壮
志美行厉 [ zhì měi xíng lì ]
志向高远,又能砥砺操行。
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 sān jūn kě duó shuài,pǐ fū bù kě duó zhì ]
三军之勇,可以劫取首领,而普通的人,却不可夺其志气。形容一个人志气的重要。
志骄气盈 [ zhì jiāo qì yíng ]
犹志骄意满。
建功立事 [ jiàn gōng lì shì ]
犹建功立业。建立功勋,成就大业。
轻世肆志 [ qīng shì sì zhì ]
藐视世俗,放荡心志。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 lǎo jì fú lì zhì zài qiān lǐ ]
骥:良马,千里马;枥:马槽,养马的地方。比喻有志向的人虽然年老,仍有雄心壮志。
【成语拼音】shǒu zhì
【成语解释】(1).坚守自己的志向。《左传·昭公十三年》:“我先君 文公 , 孤季姬 之子也,有宠於 献 。好学而不贰……亡十九年,守志弥篤。”《后汉书·逸民传·王霸》:“ 王霸 字 儒仲 , 太原 广武 人也,少有清节。及 王莽 篡位,弃冠带,絶交宦……隐居守志,茅屋蓬户。” 唐 张九龄 《上封事书》:“上善则守志而后时,中人则躁求而易操。” 明 高启 《咏隐逸·梁鸿》:“ 伯鸞 古贤人,乃在杵臼间,夫妇共守志,逃名入深山。”(2).谓女子不改嫁。《敦煌曲子词·凤归云遍》:“徒劳公子肝肠断,谩生心,妾身如松柏。守志强过 曾 女坚贞。” 元 王实甫 《破窑记》第二折:“小姐,你守志者。我得了官时,便回来也。”《古今小说·陈御史巧勘金钗钿》:“若 鲁 家贫不能聘,孩儿情愿守志终身,决不改适。” 清 恽敬 《姜太孺人墓志铭》:“二十九而寡,贫甚,日不得一食,卒守志不易,抚孤以讫於成人。”近义词持志、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