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修武备 [ wén xiū wǔ bèi ]
文:指教化。修:指走上正规,已符合标准。备:准备完毕。谓文治和军备都已达到了理想的要求。
日修夜短 [ rì xiū yè duǎn ]
修:长。指夏至前后的几个月昼长夜短
公修公德,婆修婆德 [ gōng xiū gōng dé,pó xiū pó dé ]
指修德属个人,不得兼代。
学行修明 [ xué xíng xiū míng ]
修明:昌明。学问和品行都很特出
演武修文 [ yǎn wǔ xiū wén ]
指演练武艺,修习文章。
茂林修竹 [ mào lín xiū zhú ]
修:长。茂密高大的树林竹林。
实至名归 [ shí zhì míng guī ]
实:实际的成就;至:达到;名:名誉;归:到来。有了真正的学识、本领或功业,自然就有声誉。
名存实亡 [ míng cún shí wáng ]
名义上还存在,实际上已消亡。
日省月修 [ rì xǐng yuè xiū ]
天天反省,月月修身。
年久失修 [ nián jiǔ shī xiū ]
年代久远,荒废失修
帏薄不修 [ wéi báo bù xiū ]
家门淫乱的讳语。亦作“帏箔不修”。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 míng xiū zhàn dào,àn dù chén cāng ]
指刘邦将从汉中出兵攻项羽时,故意明修栈道,迷惑对方,暗中绕道奔袭陈仓,取得胜利。陈仓,古县名,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
帏箔不修 [ wéi bó bù xiū ]
家门淫乱的讳语。同“帏薄不修”。
修身慎行 [ xiū shēn shèn xíng ]
提高自身修养,小心谨慎行事
修身洁行 [ xiū shēn jié xíng ]
修养品性,保持洁白的德行。
改往修来 [ gǎi wǎng xiū lái ]
指改变以往的错误,修治来日的善行。
偃兵修文 [ yǎn bīng xiū wén ]
停止武事,振兴文教。同“偃武修文”。
胁不沾席 [ xié bù zhān xí ]
形容佛教徒勤苦修行。
姱容修态 [ kuā róng xiū tài ]
姱:美好;修:长远;态:志向。美丽的容貌,长远的智慧。
豹死留皮,人死留名 [ bào sǐ liú pí,rén sǐ liú míng ]
指人生在世留下东西给后人。比喻留美名于身后
修德慎罚 [ xiū dé shèn fá ]
修:实行。实行德政,慎用刑罚
修文演武 [ xiū wén yǎn wǔ ]
演:演习。操演兵马,修明文教。指文武并重
中外驰名 [ zhōng wài chí míng ]
驰名:名声远扬。名声传遍了国内外
修仁行义 [ xiū rén xíng yì ]
修:实行。施行仁爱正义
修旧起废 [ xiū jiù qǐ fèi ]
原指修诗书,兴礼乐。后引申为把旧有的修理好。把废置的利用起来。
【成语拼音】xiū míng
【成语解释】(1).美好的名声。《隋书·列女传序》:“其修名彰於既往,徽音传於不朽,不亦休乎!” 明 刘城 《秋怀》诗:“惟有修名在,千秋不可欺。”(2).匡正名分。《国语·周语上》:“有不贡则修名。” 韦昭 注:“名,谓尊卑职贡之名号也。”(3).循名,依照名称。《管子·九守》:“修名而督实,按实而定名,名实相生,反相为情。”(4).加强修养以求名誉。 明 唐顺之 《与王尧衢书》:“当今之士隐居篤学、修名砥节如 湖州 唐子 、 平凉 赵子 辈者,凡若干人。”(5).谓置备名帖,以作通报姓名之用。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识轻服而不识主人,则不於会所而弔,他日修名诣其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