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身贵体 [ xián shēn guì tǐ ]
指身分高贵。
食不求甘 [ shí bù qiú gān ]
饮食不求甘美。形容生活节俭。
愤愤不平 [ fèn fèn bù píng ]
愤愤:很生气的样子。心中不服,感到气愤。
敲锣打鼓 [ qiāo luó dǎ gǔ ]
①指欢庆祝贺。②形容大造声势,大肆进行舆论宣扬。
先即制人 [ xiān jí zhì rén ]
制:控制。先下手取得主动就可制服对方。泛指做事应先争取主动
求之不得 [ qiú zhī bù dé ]
想找都找不到。原指急切企求,但不能得到。后多形容迫切希望得到。
夫荣妻贵 [ fū róng qī guì ]
荣:草木茂盛,比喻兴盛显达。指丈夫光荣,妻子也随之尊贵。
河汉吾言 [ hé hàn wú yán ]
河汉:银河,比喻言论虚夸迂阔,不着边际;斯:这。把这话看作不实的言论,不重视
披荆斩棘 [ pī jīng zhǎn jí ]
劈开丛生多刺的野生植物。比喻在创业过程中或前进道路上清除障碍,克服重重困难。
研桑心计 [ yán sāng xīn jì ]
研:计研,一名计然,春秋时越国范蠡的老师,善经商;桑:桑弘羊,汉武帝时的御史大夫,长于理财。形容善于经商致富。
张敞画眉 [ zhāng chǎng huà méi ]
张敞:汉时平阳人,宣帝时为京兆尹。张敞替妻子画眉毛。旧时比喻夫妻感情好。
荀令衣香 [ xún líng yī xiāng ]
形容官吏美名远扬,为人所敬仰。也形容独具风采,风度优雅的官吏。
弊车羸马 [ bì chē léi mǎ ]
弊:破;羸:瘦弱。破车瘦马。比喻处境贫穷。
七擒七纵 [ qī qín qī zòng ]
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比喻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
衣不重采 [ yī bù zhòng cǎi ]
重:重叠;采:通“彩”。衣服不全是彩色的。比喻衣着朴素,生活节俭
陈雷胶漆 [ chén léi jiāo qī ]
陈雷:指汉代人陈重和雷义;胶漆:胶和漆。比喻情投意合,亲密无间。形容双方关系亲密,牢不可破
不令而信 [ bù lìng ér xìn ]
令:命令;信:信服。不用三令五申能使之遵守服从
负险不宾 [ fù xiǎn bù bīn ]
犹言负固不服。
褐衣不完 [ hè yī bù wán ]
褐:粗布衣服。连粗布衣服也穿不周全。形容生活困苦。
任重至远 [ rèn zhòng zhì yuǎn ]
愿意指负载沉重而可以到达远方。后比喻抱负远大,能闯出新的天地,做出宏伟的业绩。
河汉斯言 [ hé hàn sī yán ]
河汉:银河,比喻言论虚夸迂阔,不着边际;斯:这。把这话看作不实的言论,不重视
知足无求 [ zhī zú wú qiú ]
人知道满足就不会有过多的贪求
中心藏之 [ zhōng xīn cáng zhī ]
中心:内心,心中。深深地记在心里
抠心挖血 [ kōu xīn wā xuè ]
犹言抠心挖肚。形容费心思索。
低首俯心 [ dī shǒu fǔ xīn ]
形容屈服顺从
【成语拼音】hàn fú
【成语解释】 汉服,即中国汉族的传统民族服饰,又称为汉装、华服。汉服的主要特点是交领、右衽、束腰,用绳带系结,也兼用带钩等,给人洒脱飘逸的印象。 1 辽代服制中的汉族服饰 2 汉代服饰 3 泛指一般的汉族服饰,有别与各种少数民族服饰详细解释 【名称由来】 汉服是中国汉民族的传统民族服饰。其由来可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一直到明代,连绵几千年,华夏人民一直不改服饰的基本特征,这一时期汉民族所穿的服装,现代称为汉服。自炎黄时代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汉服已具衣、裳概念,历经周朝代的周礼制规范制式,到了汉朝因推崇周礼制而趋向完善并普及,汉朝因文景之治、汉武盛世及光武中兴,使汉朝的影响力到达鼎盛,汉人称谓由此产生。 随后各朝代的汉服虽有局部变动,但其主要特征不变,均是以汉代为基本特征。 汉朝是中国最重要和杰出的王朝之一,也是中国封建王朝以中央集权的国家概念最早、最完备、最先进、最强大的王朝,汉族人从此形成。 在这一时期随着社会的进步,汉域本土民族文化蓬勃发展,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和审美成就。在经济,科技,文化上全面领先于世界的汉帝国为华夏儿女留下了永远的自豪。今天,占据绝大多数的中国主体民族-汉族,就是以汉朝的名字命名的。 汉服是汉民族传承了数千年的传统民族服装,是最能体现汉族特色的服装,每个民族都有属于特色的民族服装,汉服体现了汉族的民族特色。从三皇五帝到明代的几千年时间里,汉民族凭借自己的智慧,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汉服文化,发展形成了具有汉民族自己独特特色的服装体系——汉服体系。 博大精深、体系完备、悠久美丽的汉服,是中国不可多得的一大财富,是非常值得每一个炎黄子孙引以为自豪的。 客观上的汉族人的某些过渡历史阶段的穿着服饰例如汉化旗装/旗袍/马褂等绝对不可以被称作“汉服”,因为它们与真正的汉服没有正常的演变衔接过程。汉服以其强大的生命力一直没有灭绝,直到现代汉族人信仰的道教、佛教以及一些边远山民,还有国内许多少数民族都还保持着汉服的特征,现代社会的一些重要祭祀、纪念活动、民俗节日等仍能看到汉服的身影。汉服的影响十分深远,亚洲各国的部分民族如日本、朝鲜、越南、蒙古、不丹等等服饰均具有或借鉴汉服特征。 【基本特点】 汉服的主要特点是交领、右衽、束腰,用绳带系结,也兼用带钩等,给人洒脱飘逸的印象。这些特点都明显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服饰。 汉服有礼服和常服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