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名道姓 [ zhǐ míng dào xìng ]
明确指出姓和名。
平民百姓 [ píng mín bǎi xìng ]
指普通百姓
变名易姓 [ biàn míng yì xìng ]
改换了原来的姓名。
改名换姓 [ gǎi míng huàn xìng ]
改换了原来的姓名。
隐名埋姓 [ yǐn míng mái xìng ]
隐瞒自己的真实姓名以求不使人知。同“隐姓埋名”。
强宗右姓 [ qiáng zōng yòu xìng ]
强宗:豪门大族;右姓:世族大姓。指有权势的豪门大族
更名改姓 [ gēng míng gǎi xìng ]
改换了原来的姓名。同“变名易姓”。
黎民百姓 [ lí mín bǎi xìng ]
指普通老百姓
鱼肉乡里 [ yú ròu xiāng lǐ ]
鱼肉:比喻受宰割;乡里:老百姓。把地方上的老百姓当作鱼、肉一样任意宰割。
尊姓大名 [ zūn xìng dà míng ]
姓名的尊称。
假名托姓 [ jiǎ míng tuō xìng ]
冒充别人姓名。
更姓改名 [ gēng xìng gǎi míng ]
更:改变。指改换原来的姓名
高名大姓 [ gāo míng dà xìng ]
询问人家姓名时的客气用语。
改姓更名 [ gǎi xìng gēng míng ]
改换原来的姓名。多指为了隐瞒原来的身分。同“改名换姓”。
姓甚名谁 [ xìng shèn míng shuí ]
询问打听人的姓名。
题名道姓 [ tí míng dào xìng ]
犹指名道姓。指对人不尊敬。
高姓大名 [ gāo xìng dà míng ]
询问人家姓名时的客气用语。同“高名大姓”。
生灵涂地 [ shēng líng tú dì ]
生灵:百姓;涂:泥沼。人民陷在泥塘和火坑里。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
和氏之璧,隋侯之珠 [ hé shì zhī bì,suí hóu zhī zhū ]
和氏:春秋时楚人卞和;璧:玉器;隋侯:周代姬姓诸侯。指世上罕有的珍宝
渔夺侵牟 [ yú duó qīn móu ]
渔夺:掠夺;侵牟:侵夺。指掠夺、榨取百姓财物。
称名道姓 [ chēng míng dào xìng ]
称:称道。称呼姓名
隐姓埋名 [ yǐn xìng mái míng ]
隐瞒自己的真实姓名,不让别人知道。
平头百姓 [ píng tóu bǎi xìng ]
平头:古人不做官的人。指普通百姓
提名道姓 [ tí míng dào xìng ]
提、道:说。直呼他人姓名,对人不够尊敬。
拜把兄弟 [ bài bǎ xiōng dì ]
朋友结为异姓兄弟
【成语拼音】hé xìng
【成语解释】 拼音:hé xìng 和(Hé)姓源出主要有三处: 1、以官职为姓。源自祝融氏重黎的后代。唐尧时,重黎原后人羲和为掌管天地四时的官。其后人以祖上职官为荣,即以首任此官的祖先羲和的名字命姓,遂成和氏。《通志·氏族略》载:“羲和,尧时掌时天地之字,和仲、和叔因以为氏。” 2、起源于卞氏,源自春秋时期的楚国。当时有人名卞和,是一个有名的玉工,他曾以在荆山得璞玉闻名,后来,卞的支庶子孙有的以祖先的名字命姓,成为和姓的一支。 3、由他姓改为和姓。起源于后魏。《通志·氏族略》载:“后魏有素和氏,改为和氏。”素和氏,本为代北复姓,鲜卑族檀石槐的支裔,以其本为白部,故号素和氏。据《魏书·官氏记》载,在南北朝时期,北魏鲜卑族的贵族素和氏随北魏孝文帝南下,定居洛阳。也改姓“和”,和姓后来在代郡发展成望族,世称代郡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