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贤纳士 [ zhāo xián nà shì ]
招:招收;贤:有德有才的人;纳:接受;士:指读书人。招收贤士,接纳书生。指网罗人才。
身先士众 [ shēn xiān shì zhòng ]
作战时将领亲自带头,冲在士兵前面。现在也用来比喻领导带头,走在群众前面。同“身先士卒”。
敬贤重士 [ jìng xián zhòng shì ]
尊重和爱护有才德的人。同“敬贤爱士”。
虎贲中郎 [ hǔ bēn zhōng láng ]
虎贲:勇士;中郎:指东汉蔡邕,曾做左中郎将。有一个勇士与蔡中郎长相特别相似。形容两人面貌相似,如同一个人一样。
敬贤下士 [ jìng xián xià shì ]
尊敬贤者,屈身交接士人。旧时谓封建帝王或官员重视人才。
处士横议 [ chǔ shì héng yì ]
处士:有才德不愿做官的人;横议:随便议论。指不做官的隐士可以无所顾忌妄加评论政治
称贤使能 [ chēng xián shǐ néng ]
称:举;使:用。举用贤能人士,使其发挥所长
缨緌之徒 [ yīng ruí zhī tú ]
缨緌:古代帽子下垂的结带。带帽子的人,指社会上层人士
达士通人 [ dá shì tōng rén ]
通人:学识渊博贯通古今的人。指心胸豁达,学识渊博的人。
选士厉兵 [ xuǎn shì lì bīng ]
士:军士;厉:磨;兵:武器。挑选士兵,磨利武器。指做好战前准备
商山四皓 [ shāng shān sì hào ]
旧时泛指有名望的隐士。
椒焚桂折 [ jiāo fén guì zhé ]
比喻仁人志士被残害。
纳士招贤 [ nà shì zhāo xián ]
招:招收;贤:有德有才的人;纳:接受;士:指读书人。招收贤士,接纳书生。指网罗人才。
斗方名士 [ dǒu fāng míng shì ]
斗方:一二尺见方的诗幅或书画页;名士:知名而未出仕的人。好在斗方上写诗或作画以标榜的“名士”。旧指冒充风雅的人。
挥沐吐餐 [ huī mù tǔ cān ]
指礼贤下士。
千夫诺诺,不如一士谔谔 [ qiān fū nuò nuò,bù rú yī shì è è ]
指众多唯唯诺诺之人,不如一名诤谏之士可贵。同“千人诺诺,不如一士谔谔”。
江海士 [ jiāng hǎi shì ]
指志在江海不肯做官的隐士
千夫诺诺 [ qiān fū nuò nuò ]
指众多唯唯诺诺之人,不如一名诤谏之士可贵。同“千人诺诺,不如一士谔谔”。
金闺国士 [ jīn guī guó shì ]
指朝廷的杰出才士。
傲贤慢士 [ ào xián màn shì ]
贤:有才德的人;士:读书人和有才干的人。用傲慢的态度对待有德有才的人。
敬贤礼士 [ jìng xián lǐ shì ]
礼:以礼相待,尊重;士:古时称有学问的人。尊重品德高尚、学识出众的人。
周公吐哺 [ zhōu gōng tǔ bǔ ]
后用为在位者礼贤下士之典实。
不宾之士 [ bù bīn zhī shì ]
宾:客人。不以客人自居的人士。指敢于以主人翁出面提意见和建议
求贤下士 [ qiú xián xià shì ]
访求贤士且礼遇之。
青钱学士 [ qīng qián xué shì ]
以之誉称才学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