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步之内,自有芳草 [ shí bù zhī nèi,zì yǒu fāng cǎo ]
芳草:香草,比喻美德。比喻处处都有人才
闭门扫迹 [ bì mén sǎo jì ]
指杜绝宾客,不与来往。
闭门却轨 [ bì mén què guǐ ]
指杜绝宾客,不与来往。
一反其道 [ yī fǎn qí dào ]
一:整个,完全;反:相反;其:他的;道:轨道。完全与以前的轨道相反。
十步之内 [ shí bù zhī nèi ]
芳草:香草,比喻美德。比喻处处都有人才
合胆同心 [ hé dǎn tóng xīn ]
犹言同心同德。
同德同心 [ tóng dé tóng xīn ]
谓思想行动完全一致。同“同心同德”。
同恶相助 [ tóng wù xiāng zhù ]
指对共同憎恶者,必相互援助以对付之。亦作“同恶相恤”。
有福同享,有祸同当 [ yǒu fú tóng xiǎng,yǒu huò tóng dāng ]
指患难与共,和衷共济。同“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大同小异 [ dà tóng xiǎo yì ]
大体相同,略有差异。
同恶相济 [ tóng è xiāng jì ]
同恶:共同作恶的人;济:助。坏人互相勾结,共同作恶。
狂朋怪侣 [ kuáng péng guài lǚ ]
行为狂放不循常轨的朋友。
横行逆施 [ héng xíng nì shī ]
指做事违反常道,行为不轨。
丰杀随时 [ fēng shā suí shí ]
丰:增加;杀:减少。随时代不同而作增减变动
同业相仇 [ tóng yè xiāng chóu ]
犹言同行是冤家。形容同行业的人不易相处。
异路同归 [ yì lù tóng guī ]
通过不同的道路,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
同心同德 [ tóng xīn tóng dé ]
同德:为同一目的而努力。指思想统一,信念一致。
安安分分 [ ān ān fèn fèn ]
为人规矩老实,做事不敢越轨
心如止水 [ xīn rú zhǐ shuǐ ]
形容心境平静,毫无杂念。
和而不同 [ hé ér bù tóng ]
和:和睦;同:苟同。和睦地相处,但不随便附和。
求同存异 [ qiú tóng cún yì ]
求:寻求;存:保留;异:不同的。找出共同点,保留不同意见。
同心合德 [ tóng xīn hé dé ]
指思想统一,信念一致。同“同心同德”。
束身自爱 [ shù shēn zì ài ]
犹言束身自修。指约束自己,不与坏人坏事同流合污。
同心合力 [ tóng xīn hé lì ]
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袭凡蹈故 [ xí fán dǎo gù ]
袭:因袭;蹈:蹈袭。因袭俗套,循蹈旧轨
【成语拼音】tóng guǐ
【成语解释】(1).车辙宽度相同。《礼记·中庸》:“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2).引申为同一、一统。《汉书·韦玄成传》:“四方同轨,蛮貊贡职。” 颜师古 注:“同轨,言车辙皆同,示法制齐也。”《资治通鉴·齐武帝永明十一年》:“承平之主,所以不亲戎事,或以同轨无敌,或以懦劣偷安。” 胡三省 注:“天下混一,则车同轨·书同文。” 清 王韬 《亚洲半属欧人》:“如图富强之术,而使东西之同轨合辙者,要不外乎此。”(3).指古代 华夏 诸侯国。《左传·隐公元年》:“天子七月而葬,同轨毕至。” 杜预 注:“言同轨,以别四夷之国。” 汉 班固 《白虎通·崩薨》:“天子七月而葬,同轨必至。”《旧唐书·李珏传》:“今遵同轨之会,适去於中邦;告远夷之使,未復其来命。”(4).谓同路而行。 唐 杜甫 《冬末以事之东都湖城东遇孟云卿因为醉歌》:“岂知驱车復同轨,可惜刻漏随更箭。”(5).比喻方法、法则等相同。《韩非子·八奸》:“此皆俱进俱退,皆应皆对,一辞同轨以移主心者也。”《文选·班固<幽通赋>》:“既仁得其信然兮,仰天路而同轨。” 李善 注引 刘德 曰:“人道既然,仰视天道,又同法也。” 南朝 齐 谢镇之 《与顾道士书》:“葢闻佛之兴世也,古昔一法,万界同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