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军对垒 [ lín jūn duì lěi ]
临:面对;垒:军营,堡垒。面对敌方军队。指作战的场合
损兵折将 [ sǔn bīng zhé jiàng ]
损:损失。军士和将领都遭到损失。指打了败仗。
不得要领 [ bù dé yào lǐng ]
要:古“腰”字;领:衣领。要领:比喻关键。抓不住要领或关键。
残兵败将 [ cán bīng bài jiàng ]
残余的军队,失败的将领。形容战败的部队。
心领神会 [ xīn lǐng shén huì ]
领、会:领悟,理解。指对方没有明说,心里已经领会。
提纲举领 [ tí gāng jǔ lǐng ]
比喻抓住要领,简明扼要。同“提纲挈领”。
举纲持领 [ jǔ gāng chí lǐng ]
举:提出;纲:网的总绳;领:衣领。提起网的总绳,网眼就张开了;提起衣领一抖,衣服就顺了。比喻办事要抓住关键
提纲振领 [ tí gāng zhèn lǐng ]
比喻抓住要领,简明扼要。同“提纲挈领”。
片甲不存 [ piàn jiǎ bù cún ]
一片铠甲都没保存下来。形容全军覆没。
纲提领挈 [ gāng tí lǐng qiè ]
提起网纲,挈住裘领。比喻抓住要领。
勇冠三军 [ yǒng guàn sān jūn ]
冠:位居第一;三军:军队的统称。指勇敢或勇猛是全军第一。
方领矩步 [ fāng lǐng jǔ bù ]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意领神会 [ yì lǐng shén huì ]
领、会:领悟,理解。指对方没有明说,心里已经领会。
神领意得 [ shén lǐng yì dé ]
形容领悟透彻。
振领提纲 [ zhèn lǐng tí gāng ]
提纲挈领。
心领神悟 [ xīn lǐng shén wù ]
指对方没有明说,心里已经领会。同“心领神会”。
通天本领 [ tōng tiān běn lǐng ]
上通于天的本领。比喻本领极大。
挈领提纲 [ qiè lǐng tí gāng ]
挈衣之领,提网之纲。比喻抓住要领。
犒赏三军 [ kào shǎng sān jūn ]
犒:以财物或食物慰劳、鼓励。三军:春秋时称中军、左军、右宫为三军;后统称军队。现指陆、海、空三军。指奖赏、慰劳军队将…
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 sān jūn kě duó shuài,pǐ fū bù kě duó zhì ]
三军之勇,可以劫取首领,而普通的人,却不可夺其志气。形容一个人志气的重要。
提纲挈领 [ tí gāng qiè lǐng ]
纲:鱼网的总绳;挈:提起。抓住网的总绳,提住衣的领子。比喻抓住要领,简明扼要。
大树将军 [ dà shù jiāng jūn ]
原指东汉冯异。后常指不居功自傲的将领。
天兵天将 [ tiān bīng tiān jiàng ]
旧指天上的军队和将领。也比喻本领高强的人们。
心领意会 [ xīn lǐng yì huì ]
指对方没有明说,心里已经领会。同“心领神会”。
会心一笑 [ huì xīn yī xiào ]
会心:领悟,领会。领会对方的意思而微笑
【成语拼音】lǐng jūn
【成语解释】官名。 东汉 末 曹操 为丞相时所设,为相府属官,后更名中领军; 魏 晋 时改称领军将军,均统率禁军。 南朝 沿设, 北朝 略同。与护军将军或中护军同掌中央军队,为重要军事长官之一。 隋 代设左右领军府。 唐 代左右领军卫为十六卫之一,设上将军、大将军及将军,宿卫宫禁。 金 代设左右领军卫大将军, 元 代设领军将军,均专司扈从事务, 明 代废。《文选·潘岳<杨荆州诔>》:“或统驍骑,或据领军。” 李善 注:“ 贾弼之 《山公表注》曰: 杨恪 ,字 仲义 ,驍骑将军。生 暨 ,字 休先 ,领军将军。”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肉攫部》:“ 高帝 武平 初,领军将军 赵野叉 献白兔鹰一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