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明大义 [ shēn míng dà yì ]
指识大体,顾大局。
持危扶颠 [ chí wēi fú diān ]
扶持危困的局面。
不拘一格 [ bù jū yī gé ]
拘:限制;格:规格,方式。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一个格局。
不刊之典 [ bù kān zhī diǎn ]
指不能更改或磨灭的有关帝王的记载、钦定典制。
约定俗成 [ yuē dìng sú chéng ]
指事物的名称或社会习惯往往是由人民群众经过长期社会实践而确定或形成的。
苍松翠柏 [ cāng sōng cuì bǎi ]
苍:青色。翠:青绿色。指四季常青的松柏。比喻具有高贵品质、坚定节操的人。
君子协定 [ jūn zǐ xié dìng ]
双方不经过书面签字,只以口头承诺或交换函件而订立的协定,它与书面条约具有同等的效力。本用于国际事务间,后亦用为事先约…
乍雨乍晴 [ zhà yǔ zhà qíng ]
乍:忽然。指忽儿下雨,忽儿天晴。比喻人心情不定,变化多端,也比喻时局变化莫测
狐疑不定 [ hú yí bù dìng ]
狐疑:犹豫,狐性多疑。传说狐狸多疑。形容心里疑惑,一时决定不下来
生死有命 [ shēng sǐ yǒu mìng ]
生死;生存和死亡。迷信指人的生死等一切遭际皆由天命决定的。指事势所至、人力不可挽回
乍暖还寒 [ zhà nuǎn huán hán ]
形容冬末春初气侯忽冷忽热,冷热不定。
陷入僵局 [ xiàn rù jiāng jú ]
指僵持的局面。
风云突变 [ fēng yún tū biàn ]
风云:比喻变幻动荡的局势。局势突然发生了变化。
名下无虚士 [ míng xià wú xū shì ]
虚:假。原意是名气大的人一定有真才实学。后比喻名不虚传。
诛心之论 [ zhū xīn zhī lùn ]
诛:惩罚。指不问罪行,只根据其用心以认定罪状。也指揭穿动机的评论。
囿于成见 [ yòu yú chéng jiàn ]
局限于原有的看法。
纯属骗局 [ chún shǔ piàn jú ]
纯粹是一个骗局。
埋头顾影 [ mái tóu gù yǐng ]
形容矫饰者暗中窥察外界的反应。
乍前乍却 [ zhà qián zhà què ]
乍:忽然;却:后退。忽而向前,忽而后退。形容行动犹豫不定。
两刃相割,利钝乃知 [ liǎng rèn xiāng gē lì dùn nǎi zhī ]
利:锋利;乃:才。两把刀子交锋之后,才能知道哪把快哪把钝。比喻只有把两种学说、观点放在一起比较,才能判定是非曲直。
蹙蹙靡骋 [ cù cù mǐ chěng ]
指局促,无法舒展。
盖棺定论 [ gài guān dìng lùn ]
指一个人的是非功过到死后才能做出结论。同“盖棺论定”。
局天促地 [ jú tiān cù dì ]
指窘迫无路。
处之泰然 [ chǔ zhī tài rán ]
处:处理,对待;泰然:安然,不以为意的样子。若无其事的样子。形容自理事情沉着镇定。也指对待问题毫不在意。
跼天蹐地 [ jú tiān jí dì ]
跼:弯腰;蹐:前脚接后脚地小步走。天虽高,却不得不弯着腰;地虽厚,却不得不小步走。形容处境困窘,戒慎、恐惧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