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道而行 [ zhí dào ér xíng ]
比喻办事公正。
公行无忌 [ gōng xíng wú jì ]
公:公开;行:做;忌:顾忌。公开做坏事,没有顾忌。
一秉大公 [ yī bǐng dà gōng ]
指言论行事全秉公心。
逶迤退食 [ wēi yí tuì shí ]
从容谦退,公正廉洁。
公平无私 [ gōng píng wú sī ]
办事公平,没有私心。
公规密谏 [ gōng guī mì jiàn ]
指多方劝谏。公,公开;密,私下。
大公至正 [ dà gōng zhì zhèng ]
至:最;正:公正。完全秉公办理,毫不偏心
覆公折足 [ fù gōng shé zú ]
比喻不胜重任,败坏公事
明公正义 [ míng gōng zhèng yì ]
犹言正式;公开;堂堂正正。同“明公正气”。
夙夜在公 [ sù yè zài gōng ]
从早到晚,勤于公务。
公正无私 [ gōng zhèng wú sī ]
办事公正,没有私心。
不痴不聋,不成姑公 [ bù chī bù lóng,bù chéng gū gōng ]
姑公:婆婆,公公。指作为一家之主,对下辈的过失要能装糊涂
公私交困 [ gōng sī jiāo kùn ]
公家私人均陷困境。
手脚干净 [ shǒu jiǎo gàn jìng ]
比喻廉洁奉公。
公生明,偏生暗 [ gōng shēng míng piān shēng àn ]
公:公平;明·明亮;偏:不公正;暗:昏暗,不明事理。公正就耳聪目明,偏私就昏暗愚昧。
因公行私 [ yīn gōng xíng sī ]
借公务谋取私利。同“因公假私”。
公道自在人心 [ gōng dào zì zài rén xīn ]
公道:公正的道理;自:自然。公正的道理自然存在于众人心里
先公后私 [ xiān gōng hòu sī ]
先以公事为重,然后考虑私事。
公私两利 [ gōng sī liǎng lì ]
指对公家私人都有好处。同“公私两济”。
分陕之重 [ fēn shǎn zhī zhòng ]
陕:古地名,今河南省三门峡市一带;重:重任。指周成王时,周公、召公分陕而治。后指朝廷对守土重臣的委任
废私立公 [ fèi sī lì gōng ]
指去私为公。
砥节奉公 [ dǐ jié fèng gōng ]
磨砺名节,奉行公事。
三槐九棘 [ sān huái jiǔ jí ]
中国周代朝廷种三槐九棘,公卿大夫分坐其下,后因以“槐棘”指三公或三公之位。
公才公望 [ gōng cái gōng wàng ]
才:才识;望:名望。才识名望可称公辅的地位。
至公无我 [ zhì gōng wú wǒ ]
至:极,最;公:无私。公正到极点,丝毫没有私心
【成语拼音】yuán gōng
【成语解释】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 越 有处女出於 南林 ,国人称善…… 越王 乃使使聘之,问以剑戟之术。处女将北见於王,道逢一翁,自称曰 袁公 ,问於处女:‘吾闻子善剑,愿一见之。’女曰:‘妾不敢有所隐,唯公试之。’於是 袁公 即杖箖箊竹,竹枝上頡桥,末堕地,女即捷末, 袁公 则飞上树,变为白猿。”后以“猿公”指剑术高明的隐者。 唐 李贺 《南园》诗之七:“见买 若耶溪 水剑,明朝归去事 猿公 。” 清 陈维崧 《夜游宫·秋怀》词:“齷齪谁能耐,总一笑浮云,睚眦独去,为佣学无赖。圮桥边,有 猿公 ,期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