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举细务 [ máo jǔ xì wù ]
毛举:琐碎列举;细务:小事。烦琐地列举细小事情。
推贤举善 [ tuī xián jǔ shàn ]
推:举荐。举荐贤士,引进好人
左挈右提 [ zuǒ qiè yòu tí ]
挈:提。比喻共相扶持与辅佐
采擢荐进 [ cǎi zhuó jiàn jìn ]
擢:选拔,提拔;荐:推荐。指对人才的选拔、举荐和提升
多此一举 [ duō cǐ yī jǔ ]
举:行动。指多余的,没有必要的举动。
提纲振领 [ tí gāng zhèn lǐng ]
比喻抓住要领,简明扼要。同“提纲挈领”。
褎然举首 [ xiù rán jǔ shǒu ]
褎然:出众的样子;举:推举;首:第一。指人的才能超出同辈。
内举不避亲 [ nèi jǔ bù bì qīn ]
举:推荐。举荐身边的人,即使是亲属也不回避;举荐外面的人,即使是仇敌也不躲开。形容办事公正无私
首唱义举 [ shǒu chàng yì jǔ ]
唱:通“倡”,带头;义举:正义的举动。首先发动正义的行动
提心在口 [ tí xīn zài kǒu ]
心提在口,几乎要跳出来。形容恐惧。
同时并举 [ tóng shí bìng jǔ ]
举:举行。在同一时间内进行
一举两失 [ yī jǔ liǎng shī ]
举:举动。指一件事带来两方面的损失。形容十分错误的举动
笃近举远 [ dǔ jìn jǔ yuǎn ]
笃:忠实,厚道;举:举荐,选拔。对关系近的厚道,对关系远的举荐,指同等待人。
挂一漏万 [ guà yī lòu wàn ]
挂:钩取,这里指说到,提到;漏:遗漏。形容说得不全,遗漏很多。
纲举目张 [ gāng jǔ mù zhāng ]
纲:鱼网上的总绳;举:提起。把大绳子一提起来,一个个网眼就都张开。比喻抓住事物的关键,带动其他环节。也比喻文章条理分…
在此一举 [ zài cǐ yī jǔ ]
在:在于,决定于;举:举动,行动。指事情的成败就决定于这一次的行动。
面命耳提 [ miàn mìng ěr tí ]
不仅是当面告诉他,而且是提着他的耳朵向他讲。形容长辈教导热心恳切。
耳提面命 [ ěr tí miàn mìng ]
不仅是当面告诉他,而且是提着他的耳朵向他讲。形容长辈教导热心恳切。
吊胆提心 [ diào dǎn tí xīn ]
提心吊胆。 形容非常担心或害怕。
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怨 [ nèi jǔ bù bì qīn,wài jǔ bù bì yuàn ]
举:推荐。举荐身边的人,即使是亲属也不回避;举荐外面的人,即使是仇敌也不躲开。形容办事公正无私
毛举细事 [ máo jǔ xì shì ]
毛举:列举琐碎的事情。烦琐地列举细小事情,加以责难或攻击
旧话重提 [ jiù huà zhòng tí ]
过去说过的,现在又提起了。
举措必当 [ jǔ cuò bì dāng ]
举措:举动,措置;当:适合,合宜。指行动措施完全得当
首倡义举 [ shǒu chàng yì jǔ ]
倡:带头;义举:正义的举动。首先发动正义的行动
提名道姓 [ tí míng dào xìng ]
提、道:说。直呼他人姓名,对人不够尊敬。
【成语拼音】tí jǔ
【成语解释】(1).提而举之。《陈书·徐陵传》:“ 陵 以 梁 末以来,选授多失其所,於是提举纲维,综覈名实。”(2).提拔荐举。 唐 白居易 《姚侍御见过戏赠》诗:“东臺御史多提举,莫按金章繫布裘。”(3).掌管。 宋 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臣顷在 陕西 ,见刺义勇提举诸县。” 清 叶廷琯 《吹网录·石林公历官年月》:“以龙图阁学知 汝州 ,寻免,提举 洞霄 。”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一章第四节:“ 蔡京 入相,依仿三司条例司旧例,设置‘讲议司’制定法令制度,由他亲自提举。”(4).官名。 宋 枢密院编修敕令所有提举,宰相兼;同提举,执政兼。此外,有提举常平仓、提举茶盐、提举水利等官。 元 明 沿其制。 清 亦有提举之职,如文渊阁设提举阁事,以内务府大臣充任。 宋 辛弃疾 有《鷓鴣天·和张子志提举》词。《明史·太祖纪一》:“置儒学提举司,以 宋濂 为提举。” 清 袁枚 《随园随笔·官职上》:“ 唐 枢密使亦宦官也, 五代 郭崇韜 、 安重诲 领之,遂改为宰相之要任。大抵古小而今大者,尚书侍郎也;古大而今小者,检校提举也。”参阅《文献通考·职官十五》、《清文献通考·职官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