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举糠秕 [ máo jǔ kāng bǐ ]
毛举:琐碎列举。糠秕:谷类废弃不可食的部分。比喻不厌其烦地列举琐碎的事或没有价值的事物。
标奇立异 [ biāo qí lì yì ]
标:检举;立:树立。提出新的见解,表示与众不同
举错必当 [ jǔ cuò bì dāng ]
当:恰当。指措施或举动得体、适当。
一举两全 [ yī jǔ liǎng quán ]
指一举措而能顾全两面。
毛举缕析 [ máo jǔ lǚ xī ]
毛举:琐碎列举。缕:一条一条,详详细细。缕析:详细地分析。琐细列举,详细地剖析。
举步如飞 [ jǔ bù rú fēi ]
举:抬起。形容走得很快
提剑汗马 [ tí jiàn hàn mǎ ]
汗马:战马奔驰出汗,比喻征战劳苦。手提宝剑,身跨战马。比喻在战场上建立功勋
举首奋臂 [ jǔ shǒu fèn bì ]
举:抬起;奋臂:有力地高举手臂。形容精神奋发
獐麇马鹿 [ zhāng jūn mǎ lù ]
比喻举动匆忙慌乱的人。
待机再举 [ dài jī zài jǔ ]
举:行动。等待时机然后再行动
不遑枚举 [ bù huáng méi jǔ ]
犹不胜枚举。
举如鸿毛,取如拾遗 [ jǔ rú hóng máo,qǔ rú shí yí ]
举一根羽毛,拾一件东西。比喻事情容易做,不费气力。
郤诜丹桂 [ xì shēn dān guì ]
比喻科举及第,获得功名。
举直措枉 [ jǔ zhí cuò wǎng ]
举:选拔,任用;枉:弯曲,比喻邪恶的人;错:废置,罢黜;直:笔直,比喻正直的人。选用贤者,罢黜奸邪。
进贤兴功 [ jìn xián xīng gōng ]
指荐举贤士功臣。
内称不避亲,外举不避怨 [ nèi chēng bù bì qīn,wài jǔ bù bì yuàn ]
举:推荐。举荐身边的人,即使是亲属也不回避;举荐外面的人,即使是仇敌也不躲开。形容办事公正无私
举世莫比 [ jǔ shì mò bǐ ]
举:全,皆;举世:全世界。整个人世间没有比类的。形容稀有少见或无与伦比
举鼎绝膑 [ jǔ dǐng jué bìn ]
绝:折断;膑:胫骨。双手举鼎,折断胫骨。比喻能力小,不能负担重任。
提纲挈领 [ tí gāng qiè lǐng ]
纲:鱼网的总绳;挈:提起。抓住网的总绳,提住衣的领子。比喻抓住要领,简明扼要。
纲挈目张 [ gāng qiè mù zhāng ]
指撒网时,举起网上的大绳,所有网眼都张开。比喻抓住主要环节,以带动其余;或抓住要领,条理分明。同“纲举目张”。
举枉措直 [ jǔ wǎng cuò zhí ]
举:选拔,任用;枉:弯曲,比喻邪恶的人;错:废置,罢黜;直:笔直,比喻正直的人。起用奸邪者而罢黜正直者。
言语举止 [ yán yǔ jǔ zhǐ ]
人的言语、举动、行为。
怀铅提椠 [ huái qiān tí qiàn ]
怀:怀藏;铅:铅粉;提:手里拿着;椠:古代书写用的木片。常带书写工具,以备写作的需要。
高举远去 [ gāo jǔ yuǎn qù ]
举:起飞。指远离官场,隐居起来
进贤拔能 [ jìn xián bá néng ]
犹言进贤任能。举荐贤者,任用能人。
【成语拼音】tí jǔ
【成语解释】(1).提而举之。《陈书·徐陵传》:“ 陵 以 梁 末以来,选授多失其所,於是提举纲维,综覈名实。”(2).提拔荐举。 唐 白居易 《姚侍御见过戏赠》诗:“东臺御史多提举,莫按金章繫布裘。”(3).掌管。 宋 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臣顷在 陕西 ,见刺义勇提举诸县。” 清 叶廷琯 《吹网录·石林公历官年月》:“以龙图阁学知 汝州 ,寻免,提举 洞霄 。”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一章第四节:“ 蔡京 入相,依仿三司条例司旧例,设置‘讲议司’制定法令制度,由他亲自提举。”(4).官名。 宋 枢密院编修敕令所有提举,宰相兼;同提举,执政兼。此外,有提举常平仓、提举茶盐、提举水利等官。 元 明 沿其制。 清 亦有提举之职,如文渊阁设提举阁事,以内务府大臣充任。 宋 辛弃疾 有《鷓鴣天·和张子志提举》词。《明史·太祖纪一》:“置儒学提举司,以 宋濂 为提举。” 清 袁枚 《随园随笔·官职上》:“ 唐 枢密使亦宦官也, 五代 郭崇韜 、 安重诲 领之,遂改为宰相之要任。大抵古小而今大者,尚书侍郎也;古大而今小者,检校提举也。”参阅《文献通考·职官十五》、《清文献通考·职官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