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冤莫白 [ chén yuān mò bái ]
沉冤:长期得不到伸雪的冤案;莫白:无法辩白,不能弄清。长期得不到申雪的冤屈。
戢鳞委翼 [ jí lín wěi yì ]
比喻人退出官场,归隐山林或蓄志待时。同“戢鳞潜翼”。
载欣载奔 [ zài xīn zài bēn ]
边欢喜边赶路
漂母之惠 [ piǎo mǔ zhī huì ]
指馈食于人的恩惠。
赏罚严明 [ shǎng fá yán míng ]
指该赏的赏,该罚的罚,处理清楚明白。
无偏无颇 [ wú piān wú pō ]
不偏向;不邪曲。同“无偏无陂”。
随声逐响 [ suí shēng zhú xiǎng ]
指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狡兔三穴 [ jiǎo tù sān xué ]
比喻隐蔽的地方或方法多。同“狡兔三窟”。
安不忘虞 [ ān bù wàng yú ]
虞:忧患。安定太平的时候不能忘记潜伏着的忧患。
祁寒酷暑 [ qí hán kù shǔ ]
祁:大。冬季大寒,夏天湿热
以身殉国 [ yǐ shēn xùn guó ]
忠于自己的国家而献出生命。
燃膏继晷 [ rán gāo jì guǐ ]
燃:点燃;膏:油脂,指灯油;继:接续;晷:日影,日光。点上灯烛,接续日光。形容夜以继日地工作与学习
一人传虚,万人传实 [ yī rén chuán xū,wàn rén chuán shí ]
虚:不确实,指无中生有的事。本来没有的事,传的人多了,就信以为真。
杯中物 [ bēi zhōng wù ]
杯子中的东西,指酒。
开卷有益 [ kāi juàn yǒu yì ]
开卷:打开书本,指读书;益:好处。读书总有好处。
不待蓍蔡 [ bù dài shī cài ]
蓍蔡:同“蓍龟”,指卜筮。不用占卜就能知道吉凶。比喻事理极明显
三径之资 [ sān jìng zhī zī ]
三径:所说汉代隐士蒋诩在房前曾开三条小径,后人因以三径代称住宅庭院。比喻筹集隐居住所的费用。
开卷有得 [ kāi juàn yǒu dé ]
开卷:打开书本,指读书;得:收获。打开书来看就会有收获
朝荣夕灭 [ zhāo róng xī miè ]
早晨开花傍晚凋谢。比喻生命短促,荣辱无常
猛志常在 [ měng zhì cháng zài ]
比喻雄心壮志,至死不变。
龙潭虎穴 [ lóng tán hǔ xué ]
龙潜居的深水坑,老虎藏身的巢穴。比喻极险恶的地方。
含英咀华 [ hán yīng jǔ huá ]
咀:细嚼,引伸为体味;英、华:这里指精华。比喻读书吸取其精华。
咀嚼英华 [ jǔ jué yīng huá ]
咀嚼:用牙齿磨碎食物,比喻反复体会;英华:此指精华。比喻细细体会文章中的精华。
怡然自乐 [ yí rán zì lè ]
怡然:喜悦的样子。形容高兴而满足。
奇文共赏 [ qí wén gòng shǎng ]
少见的好文章大家一道欣赏。
【成语拼音】shěn qián
【成语解释】亦作“ 沉渐 ”。亦作“沉潜”。亦作“沉渐”。1.谓地德深沉柔弱。《书·洪范》:“高明柔克,沉潜刚克。” 孔颖达 疏:“地之德沉深而柔弱矣,而有刚能出金石之物也。”《左传·文公五年》:“《商书》曰:沉渐刚克。” 杨伯峻 注:“潜亦作‘渐’,潜、渐古音近,字得通。”《隶释·汉太尉刘宽碑》:“ 延熹 八年,地震,有詔询毕,公以演策沉渐对当帝心,转拜尚书。”(2).指地。 南朝 宋 谢庄 《月赋》:“臣闻沉潜既义,高明既经,日以阳德,月以阴灵。” 前蜀 韦庄 《冬日长安感志》诗:“雾雨十年同隐遁,风雷何日振沉潜。”(3).指人性深沉柔弱。 明 高攀龙 《<高子遗书>序》:“而沉潜之士,则又随物变化,与俗转移。” 清 姚鼐 《<老子章义>序》:“天下道,一而已,贤者识大,不贤者识小,贤者之性,又有高明沉潜之分。”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二篇五:“八世兄高明有馀,沉潜不足,只要稍微柔克一下,前途是不可限量。”(4).喻深入。(5).指沉浸其中。谓深入探究。 唐 韩愈 《上兵部李侍郎书》:“﹝ 愈 ﹞遂得究穷於经传史记百家之説,沉潜乎训义,反復乎句读,礱磨乎事业,而奋发乎文章。” 宋 朱熹 《<中庸章句>序》:“ 熹 自早岁即尝受读而窃疑之,沉潜反復,盖亦有年。” 清 戴名世 《岳荐传》:“ 荐 少为诸生,读书於诸子百家,无不贯穿,而篤信 宋 儒,沉潜反復,一以 程 朱 为师法。” 郭沫若 《归去来·在轰炸中来去》:“沉潜在那些研究里,在自己看来倒是一种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