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不一失 [ wàn bù yī shī ]
万:很多;失:差错。指非常有把握,绝对不会出差错
忘乎其形 [ wàng hū qí xíng ]
犹忘形。形容得意或兴奋得失去常态。
举止自若 [ jǔ zhǐ zì ruò ]
自若:象原来的样子。举动不失常态。形容临事镇定,举动不失常态。
龙阳泣鱼 [ lóng yáng qì yú ]
后以之为失宠之典。
为小失大 [ wèi xiǎo shī dà ]
为了小利,造成巨大损失。
动不失时 [ dòng bù shī shí ]
时:时宜,时机。行动不失时机。指不做不切合时宜的事。
芒然自失 [ máng rán zì shī ]
芒然:模糊不清。若有所失而又不知所以的样子
过了这个村,没这个店 [ guò le zhè gè cūn,méi zhè gè diàn ]
比喻机会难得,机不可失
流离遇合 [ liú lí yù hé ]
流离:流转,离散;遇合:指遇到赏识自己的人。流离失所又再团聚
神龙失势 [ shén lóng shī shì ]
势:地位和权力。比喻失去地位和权力
悲观失望 [ bēi guān shī wàng ]
对世事怀有丧失信心消极的看法
寸心千古 [ cùn xīn qiān gǔ ]
千古:时间久远。寸心具有千古识力。
流移失所 [ liú yí shī suǒ ]
犹言流离失所。指无处安身,到处流浪。
仓皇无措 [ cāng huáng wú cuò ]
慌慌张张地外出逃跑。同“仓皇失措”。
得尺得寸 [ dé chǐ dé cùn ]
得:取得,获得。指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得多少就是多少。
惊恐失措 [ jīng kǒng shī cuò ]
措:安排。害怕得脸都变了色
中流一壸 [ zhōng liú yī kǔn ]
比喻可贵难得。
抔土巨壑 [ póu tǔ jù hè ]
抔土:一掬土,形容很少。一抔土填不满巨大的深沟。形容得少失多,两者悬殊
淹会贯通 [ yān huì guàn tōng ]
犹融会贯通。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
眼张失落 [ yǎn zhāng shī luò ]
眼睛大张,神态失落。形容不知所措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 shī zhī háo lí,chà zhī qiān lǐ ]
指细微的失误,可导致巨大的差错。
中流一壶 [ zhōng liú yī hú ]
壶:指瓠类,系之可以不沉。比喻珍贵难得。
忘餐失寝 [ wàng cān shī qǐn ]
废:停止;寝:睡觉。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致志
前辙可鉴 [ qián zhé kě jiàn ]
比喻先前的失败,可以做为以后的教训。同“前车之鉴”。
流落不偶 [ liú luò bù ǒu ]
流落:留居他乡,穷困潦倒;偶:遇。指潦倒失意,得不到施展才华的机会
【成语拼音】shī dé
【成语解释】(一)、失和得。指事之当否、成败、利弊、优劣等。《易·繫辞下》:“因贰以济民行,以明失得之报。”韩康伯 注:“得其会则吉,乖其理则凶。”孔颖达 疏:“失则报之以凶,得则报之以吉。”《后汉书·陈蕃传》:“陛下宜採求失得,择从忠善。”宋 曾巩《永安县君李氏墓志铭》:“性有能否,行有失得。一当於理,士有不克。”《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遐叔 见了这般险路,叹道:‘万里投人,尚未知失得如何,却先受了许多惊恐!’”
(二)、特指弊病、失误。《后汉书·王符传》:“﹝ 王符 ﹞志意藴愤,乃隐居著书三十餘篇,以讥当时失得。”《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二年》:“将军举动,不肯详思,忽有失得,动輒言误,误岂可数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