诃佛诋巫 [ hē fó dǐ wū ]
“诃”同“呵”。犹言诃佛骂祖。巫,巫师。
兆载永劫 [ zhào zǎi yǒng jié ]
佛教语。极言时间之悠远漫长。
开华结果 [ kāi huā jié guǒ ]
比喻修养、学习、工作等有了成绩,取得效果。
造因得果 [ zào yīn dé guǒ ]
指无论制造何种因缘,必得相应之后果。
河沙世界 [ hé shā shì jiè ]
指多如恒河沙数的佛世界。
开花结果 [ kāi huā jiē guǒ ]
原指经播种耕耘后有了收获。现比喻工作有进展,并取得了成果。
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 [ bān qǐ shí tóu dǎ zì jǐ de jiǎo ]
搬:移动。比喻本来想害别人,结果害了自己。自食其果。
言行信果 [ yán xíng xìn guǒ ]
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同“言必信,行必果”。
言信行果 [ yán xìn xíng guǒ ]
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同“言必信,行必果。”
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 [ píng shí bù shāo xiāng,lín shí bào fó jiǎo ]
平时:平常;抱佛脚:拜佛。比喻平时不往来,遇有急难才去恳求。指平时没有准备,临时慌忙应付
拈花微笑 [ niān huā wēi xiào ]
原为佛家语,比喻彻悟禅理。后比喻彼此心意一致。
佛是金装,人是衣装 [ fó shì jīn zhuāng, rén shì yī zhuāng ]
意为佛像的光彩要靠涂金,人样的俊俏要靠衣饰。比喻人内里不足,要靠外表。
掷果潘郎 [ zhì guǒ pān láng ]
比喻美男子。同“掷果潘安”。
灰身灭智 [ huī shēn miè zhì ]
佛教语。指断除一切身心烦恼,为小乘阿罗汉果的境界。
佛眼相看 [ fó yǎn xiāng kàn ]
用佛的眼光去看。比喻好意对待,不加伤害。
七生七死 [ qī shēng qī sǐ ]
佛数谓小乘初果者,尚须往返天上人间,受七度生死,才能证得阿罗汉果。同“七死七生”。
造因结果 [ zào yīn jié guǒ ]
指无论制造何种因缘,必得相应之后果。
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 xià bǐ qiān yán,lí tí wàn lǐ ]
写了一大篇文章,但没有接触到主题。
佛头着粪 [ fó tóu zhuó fèn ]
着:放置。原指佛性慈善,在他头上放粪也不计较。后多比喻不好的东西放在好东西上面,玷污的好的东西。
佛性禅心 [ fó xìng chán xīn ]
指佛教徒一意修行、清静寂定之心性。
佛是金妆,人是衣妆 [ fó shì jīn zhuāng,rén shì yī zhuāng ]
指佛靠金子装点,人靠衣饰打扮。比喻人内里不足,要靠外表。
斩钉截铁 [ zhǎn dīng jié tiě ]
形容说话或行动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七死七生 [ qī sǐ qī shēng ]
佛数谓小乘初果者,尚须往返天上人间,受七度生死,才能证得阿罗汉果。亦作“七生七死”。
劫数难逃 [ jié shù nán táo ]
佛家用语,命中注定的灾祸。命中注定的灾祸难以逃脱。
方便门 [ fāng biàn mén ]
方便:便利。佛教语,指引人入教的门径,后指给人便利的门路
【成语拼音】fó guǒ
【成语解释】(一)、佛教认为成佛是持久修行所得之果,故名之为“佛果”。 隋炀帝 《设斋愿疏》:“下度众生,上求佛果。” 明 李贽 《为黄安二上人》之三:“如是念佛,如是修行,如是持戒……如是自然登莲臺而证真乘,成佛果。”
(二)、借指亡灵经超度而脱离地狱苦海。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十:“ 吴长文 不喜释氏,父卒,不召僧营佛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