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锤定音 [ yī chuí dìng yīn ]
制造铜锣时最后一锤决定锣的音色。借指凭一句话作出最后决定。
万籁俱寂 [ wàn lài jù jì ]
籁:从孔穴中发出的声音;万籁:自然界中万物发出的各种声响;寂:静。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一点儿声响都没有。
莺歌蝶舞 [ yīng gē dié wǔ ]
莺啼如歌,蝶飞若舞。形容春光明媚,万物欢悦。亦比喻形势大好。同“莺歌燕舞”。
弦外遗音 [ xián wài yí yīn ]
弦:乐器上用以发音的丝线、铜丝或钢丝。言外之意。比喻话语中另有间接透露、没有明说的意思
余音缭绕 [ yú yīn liáo rào ]
优美动听的音乐长久地回荡。形容悦耳的歌声或乐曲使人听了不能一下子忘掉。
天造地设 [ tiān zào dì shè ]
造:制作;设:安排。指事物自然形成,合乎理想,不必再加人工。
鹿死不择音 [ lù sǐ bù zé yīn ]
指庇荫的地方。音,通“荫”。比喻只求安身,不择处所。亦比喻情况危急,无法慎重考虑。
佛旨纶音 [ fó zhǐ lún yīn ]
纶音:皇帝的诏令。菩萨的旨意,皇帝的诏令。指必须遵行的号令
高谈阔论 [ gāo tán kuò lùn ]
高:高深;阔:广阔。多指不着边际地大发议论。
金徽玉轸 [ jīn huī yù zhěn ]
徽:系琴弦的丝线;轸:转动琴弦的轴。高贵、雅致的琴徽和琴轴。形容流畅悦耳的琴声。也比喻超凡脱俗的雅调。
司马称好 [ sī mǎ chēng hǎo ]
喻指老好人是非不分,事理不明。
北鄙之音 [ běi bǐ zhī yīn ]
指殷纣时的音乐。后世视为亡国之声。亦作“北鄙之声”。
不越雷池一步 [ bù yuè léi chí yī bù ]
雷池:湖名,在安徽省望江县南。不敢越过界限,形容拘谨
水月观音 [ shuǐ yuè guān yīn ]
佛经谓观音菩萨有三十三个不同形象的法身,画作观水中月影状的称水月观音。见《法华经·普门品》。后用以喻人物仪容清。
人琴俱亡 [ rén qín jù wáng ]
俱:全,都;亡:死去,不存在。形容看到遗物,怀念死者的悲伤心情。
南州冠冕 [ nán zhōu guān miǎn ]
南方人才中杰出的人。指才识出众的人。
佳儿佳妇 [ jiā ér jiā fù ]
指好儿子,好媳妇。
近乡情怯 [ jìn xiāng qíng qiè ]
指远离家乡多年,不通音信,一旦返回,离家乡越近,心情越不平静,惟恐家乡发生了什么不幸的事。用以形容游子归乡时的复杂心…
郑卫之音 [ zhèng wèi zhī yīn ]
郑卫:指春秋时的郑国和卫国。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
浪子宰相 [ làng zǐ zǎi xiàng ]
浪子:不务正业、专事游荡的人。指北宋徽宗时宰相李邦彦。
一唱三叹 [ yī chàng sān tàn ]
一个人领头唱,三个人和着唱。原指音乐和歌唱简单而质朴。后转用来形容诗婉转而含义深刻。
阔论高谈 [ kuò lùn gāo tán ]
阔:广阔;高:高深。多指不着边际地大发议论。
情同羊左 [ qíng tóng yáng zuǒ ]
交情深厚,愿为对方去死。多指生死之交
牛渚泛月 [ niú zhǔ fàn yuè ]
牛渚:地名,在安徽当涂县;泛月:月夜划船游玩。比喻才士相逢,以文会友
好好先生 [ hǎo hǎo xiān sheng ]
与人无争,只求相安无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