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跧虎卧 [ lóng quán hǔ wò ]
犹言龙蟠虎踞。比喻山势逶迤起伏。
狐凭鼠伏 [ hú píng shǔ fú ]
象狐狸、老鼠那样潜伏在里面。
岁时伏腊 [ suì shí fú là ]
岁时:一年四季;伏腊:伏日和腊日。指四季时节更换之时。
逃灾避难 [ táo zāi bì nàn ]
避:躲开。逃脱灾害侵袭,避免罹难之祸
伏尸百万 [ fú shī bǎi wàn ]
伏尸:横尸在地。形容杀人众多
仅以身免 [ jǐn yǐ shēn miǎn ]
仅:才能够;身:自身;免:避免。指没有被杀或只身逃出了险境。
逃灾躲难 [ táo zāi duǒ nàn ]
逃脱灾害侵袭,避免罹难之祸
擒龙缚虎 [ qín lóng fù hǔ ]
缚;绳绑。擒住老虎捉拿蛟龙。比喻降伏强敌,本领高强
席卷而逃 [ xí juǎn ér táo ]
指偷了全部贵重衣物逃跑。
伏尸流血 [ fú shī liú xuè ]
伏尸:横尸在地。指人死亡。形容杀人众多
抛妻弃孩 [ pāo qī qì hái ]
抛:丢弃。丢弃妻子儿女。形容逃难时的凄惨状况
小受大走 [ xiǎo shòu dà zǒu ]
轻打就忍受,重打就逃跑。儒家认为这是孝子受父母责罚时应抱的态度。
雉伏鼠窜 [ zhì fú shǔ cuàn ]
指恐惧地躲藏,惊慌地逃窜。
割须换袍 [ gē xū huàn páo ]
须:胡须。形容打了败仗狼狈逃跑
畏罪潜逃 [ wèi zuì qián táo ]
潜:暗中。犯了罪怕受制裁而偷偷逃走
发奸擿伏 [ fā jiān tī fú ]
发、擿:揭发;奸:奸臣,坏人;伏:指隐瞒坏事。揭发隐秘的坏人坏事。
死里逃生 [ sǐ lǐ táo shēng ]
从极危险的境地中逃脱,幸免于死。
十面埋伏 [ shí miàn mái fú ]
意思是设伏兵于十面以围歼敌军。
狐奔鼠窜 [ hú bēn shǔ cuàn ]
比喻非常狼狈的逃窜。
伏法受诛 [ fú fǎ shòu zhū ]
伏法:由于违法而受处死刑;诛:杀死。犯法被杀。
雄飞雌伏 [ xióng fēi cí fú ]
雄飞:比喻奋发有为;雌伏:比喻隐藏,不进取。要有雄心壮志,不能无所作为。
狐潜鼠伏 [ hú qián shǔ fú ]
像狐狸和老鼠一样潜伏、藏匿。形容胆怯躲藏的样子。
小杖则受,大杖则走 [ xiǎo zhàng zé shòu,dà zhàng zé zǒu ]
杖:用棍子打。轻打就忍受,重打就逃跑。儒家认为这是孝子受父母责罚时应抱的态度
鸟伏兽穷 [ niǎo fú shòu qióng ]
如飞鸟栖伏,野兽奔走无路。形容势竭力穷,处境困难。
绵延起伏 [ mián yán qǐ fú ]
绵延:延续不断的样子。指高低起伏延续不断
【成语拼音】táo fú
【成语解释】逃亡隐匿。《后汉书·安成孝侯赐传》:“ 赐 少孤。兄 显 报怨杀人,吏捕 显 杀之。 赐 与 显 子 信 卖田宅,同抛财产,结客报吏,皆亡命逃伏,遭赦归。”《宋书·自序传·林子》:“一门既陷妖党,兄弟并应从诛,逃伏草泽,常虑及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