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疏间亲 [ yǐ shū jiàn qīn ]
指关系疏远的人离间关系亲近的人。
仗义疏财 [ zhàng yì shū cái ]
仗义:讲义气;疏财:分散家财。旧指讲义气,拿出自己的钱财来帮助别人。
敛后疏前 [ liǎn hòu shū qián ]
指列阵周密则牢固,前锋队形疏朗则利于战斗。后世将我国古代这一陆战列阵原则概括成“敛后疏前”四字。
疏宕不拘 [ shū dàng bù jū ]
疏宕:放荡。放荡不受拘束
外亲内疏 [ wài qīn nèi shū ]
疏:疏远。外表亲密无间,内心冷若冰霜。形容表里不一
冷暖自知 [ lěng nuǎn zì zhī ]
水的冷暖,只有饮者自己知道。佛教禅宗用以比喻自己证悟的境界。也比喻学习心得深浅,只有自己知道。
谦冲自牧 [ qiān chōng zì mù ]
谦冲:谦虚;自牧:自我修养,克制。比喻谦虚谨慎,自我克制。
自取咎戾 [ zì qǔ jiù lì ]
指自招罪过。同“自取罪戾”。
布衣疏食 [ bù yī shū shí ]
疏:通“蔬”,蔬菜。穿布衣,吃粗粮。形容生活俭朴
暗香疏影 [ àn xiāng shū yǐng ]
暗香:清幽的香气;疏影:稀疏的枝影。原形容梅花的香味和姿态,后被用为梅花的代称。
疏慵愚钝 [ shū yōng yú dùn ]
疏慵:懒散;愚钝:愚笨迟钝。懒散愚笨
才轻德薄 [ cái qīng dé báo ]
才识疏浅,德行不高。常用作自谦之词。同“才疏德薄”。
才疏识浅 [ cái shū shí qiǎn ]
才:才能;疏:空虚;识:学识;浅:浅薄。才能不高,学问与见识浅薄
草木萧疏 [ cǎo mù xiāo shū ]
萧疏:冷落,稀稀落落。花草树木都已枯萎凋谢。形容深秋景象。
疏财尚气 [ shū cái shàng qì ]
疏:分;气:义气。散财给人,崇尚义气。指为人慷慨重义
疏财重义 [ shū cái zhòng yì ]
讲义气,轻视钱财。多指出钱帮助遭难的人。同“疏财仗义”。
疏财仗义 [ shū cái zhàng yì ]
疏财:以财物分人。讲义气,轻视钱财。多指出钱帮助遭难的人。
意广才疏 [ yì guǎng cái shū ]
意:意愿,志向。志向远大,但才能浅薄。指志大才疏。
乘隙而入 [ chéng xì ér rù ]
趁着虚弱疏漏的地方进入。
亲疏贵贱 [ qīn shū guì jiàn ]
指亲密、疏远、富贵、贫贱的种种关系。形容地位和关系不同的众人。
百密一疏 [ bǎi mì yī shū ]
在极周密的考虑中偶然出现了一点疏忽。
自知而不自见 [ zì zhī ér bù zì jiàn ]
自知:有自知之明;自见:自我显示。有自知之明而不自我炫耀
自爱不自贵 [ zì ài bù zì guì ]
自爱:指有自爱、自尊之心;自贵:抬高自己。指有自爱之心而不抬高自己
乘虚而入 [ chéng xū ér rù ]
乘:趁。趁着虚弱疏漏的地方进入。
旷古未闻 [ kuàng gǔ wèi wén ]
旷古:自古以来。自古以来没有听说过。
【成语拼音】zì shū
【成语解释】(一)、谓自求与之疏远。《楚辞·离骚》:“何离心之可同兮,吾将远逝以自疏。”《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其志絜,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北史·李彪传》:“臣虽今非所司,然昔忝斯任,故不以草茅自疏。”
(二)、犹自解。宋 苏洵《六经论·书论》:“伊尹 摄位,三年而无一言以自解,周公 为之,纷纷乎急於自疏其非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