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言冷语 [ jiān yán lěng yǔ ]
指言语尖刻。
横眉冷对千夫指 [ héng méi lěng duì qiān fū zhǐ ]
比喻以愤恨和轻蔑的态度对待敌人的攻击
语重情深 [ yǔ zhòng qíng shēn ]
犹言语重心长。
供认不讳 [ gòng rèn bù huì ]
供认:被告对于某一事实或断言的真实性予以承认;讳:避讳。指对某项指控完全认同
损人不利己 [ sǔn rén bù lì jǐ ]
损害别人对自己也没有好处。
桂林一枝 [ guì lín yī zhī ]
桂花林中的一枝花。原为晋时郤诜的自谦语。后称誉人才学出众。
应时对景 [ yìng shí duì jǐng ]
应:适合;对:相合。适合当时的情景。
祸起飞语 [ huò qǐ fēi yǔ ]
飞语:流言。祸患从流言而来
语不惊人死不休 [ yǔ bù jīng rén sǐ bù xiū ]
语:言语。形容作诗或写文章极力追求寻觅惊人的佳句
上医医国 [ shàng yī yī guó ]
上医:高明的医生,比喻高贤;医国:指为国家除患祛弊。高贤能治理好国家。
好语似珠 [ hǎo yǔ sì zhū ]
指诗文中警句妙语很多。
七言八语 [ qī yán bā yǔ ]
形容人多语杂。
好语如珠 [ hǎo yǔ rú zhū ]
指诗文中警句妙语很多。
楚囚相对 [ chǔ qiú xiāng duì ]
形容人们遭遇国难或其他变故,相对无策,徒然悲伤。
淫词秽语 [ yín cí huì yǔ ]
淫荡猥亵的言词。同“淫词亵语”。
驴唇不对马口 [ lǘ chún bù duì mǎ kǒu ]
比喻说话写文章,前言不搭后语,两不相合
三言二语 [ sān yán èr yǔ ]
三两句话。形容言语十分简短
窃窃偶语 [ qiè qiè ǒu yǔ ]
窃窃:偷偷;语:说话。背地里小声说话
课语讹言 [ kè yǔ é yán ]
多嘴多舌,胡言乱语。
天生一对 [ tiān shēng yī duì ]
指生来就注定为一对
返照回光 [ fǎn zhào huí guāng ]
佛教语。指用佛性对照检查,自我反省。
枝对叶比 [ zhī duì yè bǐ ]
枝叶相对并列。比喻骈体文对偶句式。
语近指远 [ yǔ jìn zhǐ yuǎn ]
语言浅近,含意深远。指,本旨。
涎言涎语 [ xián yán xián yǔ ]
厚着脸皮胡言乱语,撒赖。
牛头不对马面 [ niú tóu bù duì mǎ miàn ]
比喻答非所问或对不上号。
【成语拼音】duì yǔ
【成语解释】(一)、对偶的词句。唐 刘知几《史通·杂说下》:“平头上尾,尤忌於时;对语儷辞,盛行於俗。”宋 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七:“其诗卷首有一对语云:‘隔岸水牛浮鼻渡,傍溪沙鸟点头行。’”郭沫若《我的作诗的经过》:“﹝我﹞做过《赋得体》的试帖诗,以及这种诗的基步--由二字至七字以上的对语。”
(二)、交谈,对话。唐 韩愈《赠崔立之》诗:“入门相对语,天命良不疑。”宋 陈鹄《耆旧续闻》卷一:“老兵不执役,则屏於舍外,常闻其中若有对语者。近听之,则寂然。”元 萨都剌《夜泊钓台》诗:“山僧对语夜未央,不知风露满衣裳。”章炳麟《驳中国用万国新语说》:“同一禹域之民,而对语或须对译,曷若易之为便?”
(三)、对偶句中的偶句。清 梁章鉅《浪迹丛谈·俞陶泉都转》:“今年在 扬州,闻 公眉观察 亦有一联云:‘敬以持己,恕以接物,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生不交利,死不属子,九京可作,捨公其谁与归。’出语本《朱子》,对语本《檀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