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甘同苦 [ fēn gān tóng kǔ ]
同享幸福,分担艰苦。同“分甘共苦”。
无偏无颇 [ wú piān wú pō ]
不偏向;不邪曲。同“无偏无陂”。
功同赏异 [ gōng tóng shǎng yì ]
功:功劳;赏:赏赐。指功劳相同而赏赐却不同
束在高阁 [ shù zài gāo gé ]
捆起来以后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喻放着不用。同“束之高阁”。
飘樊落溷 [ piāo fán luò hùn ]
比喻由于偶然的机缘而有富贵贫贱的不同命运。亦多指女子堕落风尘。同“飘籓坠溷”。
一视同仁 [ yī shì tóng rén ]
原指圣人对百姓一样看待,同施仁爱。后多表示对人同样看待,不分厚薄。
明月与砾同囊 [ míng yuè yǔ lì tóng náng ]
明月:明月珠,夜光珠;砾:瓦砾或碎石;囊:袋子。明月珠与瓦砾装在同一个袋子里。比喻好与坏混杂在一起。
同源异流 [ tóng yuán yì liú ]
指起始、发端相同而趋向、终结不同。
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 yǒu fú tóng xiǎng ,yǒu nàn tóng dāng ]
幸福共同分享,苦难共同分担。指患难与共,和衷共济。
飞遁鸣高 [ fēi dùn míng gāo ]
飞遁:指隐退。远离尘俗,自鸣清高。
谊切苔岑 [ yì qiè tái cén ]
切:亲近;苔岑:志同道合的朋友。形容志同道合,感情深厚。
了身脱命 [ le shēn tuō mìng ]
犹言摆脱尘世羁绊,自由自在。
明光锃亮 [ míng guāng zèng liàng ]
指光亮耀眼。同“明光烁亮”。
异派同源 [ yì pài tóng yuán ]
源:来源。不同流派来自同一本源
鸡豚同社 [ jī tún tóng shè ]
比喻同乡人畅叙久别后的情怀。
道同志合 [ dào tóng zhì hé ]
犹言道合志同。
同心一德 [ tóng xīn yī dé ]
指思想统一,信念一致。同“同心同德”。
弃同即异 [ qì tóng jí yì ]
①指抛弃同姓同族而亲近异姓异族。②丢掉共同之说而接近新奇之说。
同敝相济 [ tóng bì xiāng jì ]
犹同恶相济。坏人互相勾结,共同作恶。
猫鼠同处 [ māo shǔ tóng chǔ ]
比喻官吏失职,包庇下属干坏事。也比喻上下狼狈为奸。同“猫鼠同眠”。
浓妆艳质 [ nóng zhuāng yàn zhì ]
浓妆:浓艳的妆饰;质:资质。妆饰华美,容貌艳丽
同德协力 [ tóng dé xié lì ]
为同一目标而共同尽力。
同源共流 [ tóng yuán gòng liú ]
有同一源头、流向。比喻同一,统一。
同舟遇风 [ tóng zhōu yù fēng ]
比喻同遭逆境。
齐心协力 [ qí xīn xié lì ]
形容认识一致,共同努力。
【成语拼音】tóng chén
【成语解释】(一)、谓如灰尘之混杂异物。比喻混一、统一。语本《老子》:“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魏源 本义:“以尘之至杂而无所不同,则於万物无所异矣。”三国 魏 曹植《帝尧赞》:“克平 共工,万国同尘。”
(二)、比喻与万物一体。唐 钱起《题秘书王迪城北池亭》诗:“从宦辞人事,同尘即道心。”
(三)、比喻混同于尘俗,不立异趣。唐 杨炯《益州新都县学碑》:“道尊德贵,挫鋭同尘。”
(四)、同路;同行。晋 杨方《合欢》诗之二:“来与子共迹,去与子同尘。”南朝 宋 颜延之《陶徵士诔》:“虽今之作者,人自为量,而首路同尘,輟涂殊轨者多矣。”
(五)、指混同;混杂其中。晋 葛洪《抱朴子·广譬》:“故广车不能胁其辙以苟通於狭路;高士不能撙其节以同尘於隘俗。”宋 司马光《孟尝君歌》:“门下纷纷如市人,鷄鸣狗盗亦同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