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重山岳 [ zé zhòng shān yuè ]
山岳:大山。责任之重如大山。形容责任重大
山崩川竭 [ shān bēng chuān jié ]
山岳崩塌,河川干枯。古代认为是重大事变或其征兆。亦作“山崩水竭”。
甘雨随车 [ gān yǔ suí chē ]
车行到哪里,及时寸就下到哪里。旧时称讼地方官的政治措施的话。
弊车驽马 [ bì chē nú mǎ ]
敝:破;驽马:劣马。破车劣马。比喻清廉俭朴
禽困覆车 [ qín kùn fù chē ]
禽兽被围捕急了,也会把人的车子撞翻。比喻人在走投无路时就会冒险。
释车下走 [ shì chē xià zǒu ]
释:放下,放开。下车徒步跑。形容遇事不冷静
汗血盐车 [ hàn xuè yán chē ]
骏马拉运盐的车子。“汗血”,骏马。后以之比喻人才埋没受屈。
巴山蜀水 [ bā shān shǔ shuǐ ]
巴、蜀指四川一带。四川一带的山山水水。
驷马高盖 [ sì mǎ gāo gài ]
套着四匹马的高盖车。旧时形容有权势的人出行时的阔绰场面。也形容显达富贵。同“驷马高车”。
以螳当车 [ yǐ táng dāng chē ]
用螳臂阻挡车轮前进。比喻自不量力。
群山万壑 [ qún shān wàn hè ]
壑:山谷。形容山峦绵延起伏,高低重叠。
螳螂奋臂 [ táng láng fèn bì ]
犹螳臂当车。比喻做力量做不到的事情,必然失败。
螳臂挡车 [ táng bì dǎng chē ]
比喻自不量力,招致失败。同“螳臂当车”。
邈若河山 [ miǎo ruò hé shān ]
形容遥远得如隔山河。同“邈若山河”。
斗量车载 [ dǒu liáng chē zài ]
载:装载。用车载,用斗量。形容数量很多,不足为奇。
辙鲋之急 [ zhé fù zhī jí ]
辙鲋:陷在干涸车辙中的鲫鱼。比喻因厄迫身
堙谷堑山 [ yīn gǔ qiàn shān ]
指挖山填谷。
轻车熟路 [ qīng chē shú lù ]
赶着装载很轻的车子走熟悉的路。比喻事情又熟悉又容易。
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 fú rú dōng hǎi,shòu bǐ nán shān ]
南山:终南山。比喻人福气像东海的水一样浩大,寿命如终南山一样长久
真山真水 [ zhēn shān zhēn shuǐ ]
形容风景特别优美的山水
筚路蓝褛 [ bì lù lán lǚ ]
筚路:柴车;蓝褛:破衣服。坐着柴车,穿着破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苦
积甲如山 [ jī jiǎ rú shān ]
兵甲堆叠如山。极言其多。同“积甲山齐”。
他山之攻 [ tā shān zhī gōng ]
他山:别的山。别的山上的石头。比喻能帮助自己提高见识改正缺点的外力
奇山异水 [ qí shān yì shuǐ ]
异:新异。指奇异瑰丽的山水
盟山誓海 [ méng shān shì hǎi ]
犹海誓山盟。对着山海盟誓。极言男女相爱,坚贞不渝。
【成语拼音】shān chē
【成语解释】(一)、传说帝王有德,天下太平,则山车出现,古代以为祥瑞之物。《礼记·礼运》“山出器车”孔颖达 疏引《礼纬斗威仪》:“‘其政大平,山车垂鉤。’注云:‘山车,自然之车;垂鉤,不揉治而自圆曲。’”《太平御览》卷七七三引《孝经援神契》:“虞舜 德盛於山陵,故山车出。山者,自然之物也,山藏之精。”《后汉书·舆服志上》:“秦 并天下,閲三代之礼,或曰 殷 瑞山车,金根之色。”刘昭 注:“殷 人以为大路,於是 始皇 作金根之车。殷 曰(乘)﹝桑﹞根,秦 改曰金根。”晋 王嘉《拾遗记·轩辕黄帝》:“﹝ 轩辕黄帝 ﹞泛河沉璧,有泽马羣鸣,山车满野。”《宋书·符瑞志下》:“山车者,山藏之精也。不藏金玉,山泽以时,通山海之饶,以给天下,则山成其车。”《隋书·礼仪志五》:“玉輅,禋祀所用……昔 成汤 用而郊祀,因有山车之瑞,亦谓桑根车。”
(二)、一种有棚的车。《资治通鉴·唐肃宗至德元年》:“初,上皇每酺宴,先设太常雅乐坐部、立部,继以鼓吹、胡乐、教坊、府县散乐、杂戏,又以山车、陆船载乐往来。”胡三省 注:“山车者,车上施棚阁,加以綵繒,为山林之状。”《宋史·礼志十六》:“是岁,东封 泰山,所过州府,上御子城门楼,设山车、綵船载乐,从臣侍坐,本州父老、进奉使、蕃客悉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