怏怏不平 [ yàng yàng bù píng ]
怏怏:因不平而郁郁不乐。神志怏怏的,心中很感不平
时清海宴 [ shí qīng hǎi yàn ]
时世清平,四方安定。
庸庸碌碌 [ yōng yōng lù lù ]
庸:平庸。指平凡无奇。
平安无事 [ píng ān wú shì ]
平平安安,没出什么事故。
一马平川 [ yī mǎ píng chuān ]
平川:地势平坦的地方。能够纵马疾驰的一片广阔平地。指广阔的平原。
才气过人 [ cái qì guò rén ]
才:才能;气:气魄。才能气魄胜过一般的人。
下气怡色 [ xià qì yí sè ]
形容气色和悦,态度恭顺。同“下气怡声”。
芟夷大难 [ shān yí dà nàn ]
芟:删除杂草;芟夷:削平;难:灾难。削平大乱
鉴空衡平 [ jiàn kōng héng píng ]
犹言明察持平。
太平无象 [ tài píng wú xiàng ]
指太平盛世并无一定标志。后讽刺反动统治者粉饰升平。
气吞宇宙 [ qì tūn yǔ zhòu ]
犹气吞山河。形容气魄很大。
气杀钟馗 [ qì shā zhōng kuí ]
气:气恼。比喻因愤怒而脸色难看
才大气高 [ cái dà qì gāo ]
气:气质。才能出众,意气高傲
气冲牛斗 [ qì chōng niú dòu ]
气:气势;牛、斗:即牵牛星和北斗星,指天空。形容怒气冲天或气势很盛。
扣壶长吟 [ kòu hú cháng yín ]
借指抒发壮怀或不平之气。
平起平坐 [ píng qǐ píng zuò ]
比喻彼此地位或权力平等。
志高气扬 [ zhì gāo qì yáng ]
志气高昂而自得。
胸中磊块 [ xiōng zhōng lěi kuài ]
指心中郁积的不平之气
政平讼息 [ zhèng píng sòng xī ]
政平:政治平允。指政治清明
天下太平 [ tiān xià tài píng ]
处处平安无事。指大治之世。
神清气爽 [ shén qīng qì shuǎng ]
①形容人神志清爽,心情舒暢。②形容人长得神态清明,气质爽朗。
心醇气和 [ xīn chún qì hé ]
醇:纯厚;气:气息。心地纯厚,性情温和
和气致祥,乖气致戾 [ hé qì zhì xiáng,guāi qì zhì lì ]
和气:和睦;乖气:不和顺;戾:罪过。和睦招致吉祥,不和招致灾祸
才短气粗 [ cái duǎn qì cū ]
才:才识;短:短浅;气:气质。缺少才干,气质粗鲁。
平淡无味 [ píng dàn wú wèi ]
本指质性平和无味。后含贬义,多指平平常常,缺乏特色。
【成语拼音】píng qì
【成语解释】(一)、平和之气。《管子·侈靡》:“沮平气之阳,若如辞静。”尹知章 注:“言欲沮败平和之阳气,默至而无形声如辞言之静者。”一说,谓正气。郭沫若 等集校:“‘平气’谓正气。正气方兴,在上者每思有以‘沮’之。”
(二)、谓使心平气和。《庄子·庚桑楚》:“欲静则平气,欲神则顺心。”郭象 注:“平气则静。”
(三)、又称“恒气”。推算节气的一种方法。即把一个回归年平分为二十四等分,对应二十四个节气,节气之间平均即得十五天多。我国古历除 清 代颁行者外,都采用平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