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街三陌 [ liù jiē sān mò ]
泛指大街小巷。同“六街三市”。
退徙三舍 [ tuì xǐ sān shè ]
舍:古时行军,一舍为三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韦编三绝 [ wéi biān sān jué ]
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
三夫成市虎 [ sān fū chéng shì hǔ ]
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同“三人成虎”。
伴君如伴虎 [ bàn jūn rú bàn hǔ ]
陪伴君王像陪伴老虎一样,随时有杀身之祸。指大人物喜怒无常
三阳交泰 [ sān yáng jiāo tài ]
常用以称颂岁首或寓意吉祥。同“三阳开泰”。
秦晋之缘 [ qín jìn zhī yuán ]
春秋时期秦晋两国君主之间世代联姻,关系亲密
君子交绝不出恶声 [ jūn zǐ jiāo jué bù chū è shēng ]
绝:断绝;恶:坏;声:话。君子即使同别人断绝交往,也不说其坏话。这是儒家宣扬的处世准则。
三马同槽 [ sān mǎ tóng cáo ]
隐指司马懿父子三人将篡夺魏的政权。也泛指阴谋篡权。
汤饼之会 [ tāng bǐng zhī huì ]
指孩子出生第三天举行宴会
狡兔三穴 [ jiǎo tù sān xué ]
比喻隐蔽的地方或方法多。同“狡兔三窟”。
三头两日 [ sān tóu liǎng rì ]
三二天。形容时间相隔很近。
君子成人之美 [ jūn zǐ chéng rén zhī měi ]
君子:指品格高尚的人;成:成全,帮助;美:好事。道德高尚的人成全别人的好事
夜半三更 [ yè bàn sān gēng ]
一夜分为五更,三更是半夜。指深夜
利市三倍 [ lì shì sān bèi ]
利市:利润;三倍:几倍。形容买卖得到的利润极多。
贵极人臣 [ guì jí rén chén ]
君主时代指大臣中地位最高的人。
喙长三尺 [ huì cháng sān chǐ ]
喙:嘴。嘴长三尺。形容人善于辨说。
三言两句 [ sān yán liǎng jù ]
几句话。形容话很少。同“三言两语”。
事不过三 [ shì bù guò sān ]
指同样的事不宜连作三次。
挑三检四 [ tiāo sān jiǎn sì ]
指挑挑拣拣,嫌这嫌那。同“挑三拣四”。
三顾草庐 [ sān gù cǎo lú ]
刘备为请诸葛亮,三次到草庐中去拜访他。后用此典故表示帝王对臣下的知遇之恩。也比喻诚心诚意地邀请或过访。同“草庐三顾”…
君子报仇 [ jūn zǐ bào chóu ]
君子:泛指品德高尚的人。指有志之士报仇雪恨不必性急,等待时机再动手
主辱臣死 [ zhǔ rǔ chén sǐ ]
主:君主。君主蒙受耻辱,臣子只有以死报之
仁人君子 [ rén rén jūn zǐ ]
仁:仁爱。旧称好心肠的正派人。亦用作反语讽刺伪君子。
目无三尺 [ mù wú sān chǐ ]
不把法制放在眼里。形容违法乱纪,胡作非为。三尺,指法律。古代把法律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故称。古代把法律写在三尺长的竹…
【成语拼音】sān jūn
【成语解释】(一)、指 春秋 时 鲁国 宣公、成公、襄公 三国君。《左传·襄公五年》:“君子是以知 季文子 之忠于公室也。相三君矣,而无私积,可不谓忠乎?”明 杨慎《季文子三思》:“季文子 相三君,其卒也无衣帛之妾、食粟之马,无藏金玉,无重器备,左氏 侈然称之。”
(二)、三个受人敬仰的人物。指 东汉 窦武、刘淑、陈蕃。《后汉书·党锢传序》:“竇武、刘淑、陈蕃 为‘三君’。君者,言一世之所宗也。”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蔡伯喈 评之曰:陈仲举 彊於犯上,李元礼 严於摄下。犯上难,摄下易,仲举 遂在三君之下,元礼 居八俊之上。”清 王晫《今世说·德行》:“时论其(严顥亭)名,在三君八俊之间。”
(三)、三个受人敬仰的人物。指 东汉 陈寔 及其子 陈纪、陈谌。《后汉书·陈纪传》:“弟 諶,字 季方,与 纪 齐德同行,父子并著高名,时号三君。”唐 张说《中书令逍遥公墓志铭》:“公(韦嗣立)考侍中,为国元辅,兄 承庆,当代齐名。咸以令德,继和金鼎;扶阳 二相,陈氏 三君,復追美矣。”
(四)、指 明 末东林党的 赵南星、邹元标 和 顾宪成。见《明史·赵南星传》。
(五)、指三茅君。唐 陆龟蒙《闲居杂题·饮岩泉》诗:“已甘 茅洞 三君食,欠买 桐江 一朵山。”详“三茅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