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若发矇 [ kuàng ruò fā méng ]
旷:开朗;矇:眼睛失明。眼前突然开朗。比喻人头脑开窍,明达起来
发愤忘餐 [ fā fèn wàng cān ]
发愤:下决心,立志;餐:吃饭。发愤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
风发泉涌 [ fēng fā quán yǒng ]
风发:形容迅速猛烈;涌:向上冒出。大风刮起,喷泉涌现。比喻多种力量或事物并发,发展迅速,声势大
束带结发 [ shù dài jié fā ]
束系衣带,挽起发髻。指出仕。
发皇张大 [ fā huáng zhāng dà ]
发皇:显豁,开朗。发展扩大
披头散发 [ pī tóu sàn fà ]
头发长而散乱。形容仪容不整。
庞眉鹤发 [ páng méi hè fā ]
形容老人相貌。同“庞眉皓发”。
天资雄厚 [ tiān zī xióng hòu ]
具有想象或发明的天生的能力。
聪明反被聪明误 [ cōng míng fǎn bèi cōng míng wù ]
自以为聪明反而被聪明耽误或妨害了。
毛发悚然 [ máo fà sǒng rán ]
毛发竖起。极言惊骇、恐惧。亦作“毛发耸然”。
发扬踔厉 [ fā yáng chuō lì ]
原指周初《武》乐的舞蹈动作。手足发扬,蹈地而猛烈,象征太公望辅助武王伐纣时勇往直前的意志。后比喻精神奋发,意气昂扬。
害起肘腋 [ hài qǐ zhǒu yè ]
肘腋:比喻切近的地方。比喻变乱发生在内部或身旁
此发彼应 [ cǐ fā bǐ yīng ]
这里发动,那里响应。
有作其芒 [ yǒu zuò qí máng ]
干将在磨刀石上磨出的剑刃发出了光芒
聪明伶俐 [ cōng míng líng lì ]
聪明:智力发达,天资高。伶俐:灵活、乖巧。形容小孩头脑机灵,活泼且乖巧。
发引千钧 [ fà yǐn qiān jūn ]
一根头发系着千钧重的东西。比喻极危急。
削发披缁 [ xuē fà pī zī ]
缁:黑色,借指僧人穿的黑色衣服。剃光头发,穿上僧衣。表示出家为僧。
察察为明 [ chá chá wéi míng ]
察察:分析明辨;明:精明。形容专在细枝末节上显示精明。
蓬头散发 [ péng tóu sàn fà ]
形容头发披垂,非常散乱
断发纹身 [ duàn fà wén shēn ]
剪短头发,身上刺着花纹。是古代某些民族的风俗。同“断发文身”。
丝析发解 [ sī xī fā jiě ]
丝、发:指极其细微;解:分剖。比喻细密而有条理地分析剖解
学行修明 [ xué xíng xiū míng ]
修明:昌明。学问和品行都很特出
高明远见 [ gāo míng yuǎn jiàn ]
高明:精明高妙。指见识精明高远
潘鬓成霜 [ pān bìn chéng shuāng ]
指人到中年鬓发初白。
奋发踔厉 [ fèn fā chuō lì ]
奋发有为,意气昂扬。
【成语拼音】míng fā
【成语解释】(一)、黎明;平明。《诗·小雅·小宛》:“明发不寐,有怀二人。”朱熹 集传:“明发,谓将旦而光明开发也。二人,父母也。”唐 王维《春夜竹亭赠钱少府归蓝田》诗:“羡君明发去,采蕨轻轩冕。”清 周亮工《寒食后一日新乡道上示许傅岩》诗:“烽燧十年归未得,却愁明发渡 旃然。”
(二)、谓孝思。晋 陆机《思亲赋》:“存顾復之遗志,感明发之所怀。”《宋书·礼志四》:“伏惟至尊孝越 姬文,情深明发。”宋 苏轼《永安陵等忌辰奏告昭宪等表本》:“顾明发之永怀,仰徽音之如在。”
(三)、早晨起程。晋 陆机《招隐》诗之二:“明发心不夷,振衣聊躑躅。”宋 杨万里《郡治燕堂庭中梅花》诗:“翁欲还家即明发,更为梅花留一月。”
(四)、谓揭发查清。《后汉书·循吏传序》:“明发姦伏,吏端禁止。”
(五)、阐明,发明。《隋书·律历志上》:“焯 皆校定,庶有明发。”《太平广记》卷二二六引 唐 颜师古《大业拾遗记·观文殿》:“其所撰之书,属辞比事,条贯有序,文畧理畅,互相明发。”
(六)、清 代军机处草拟上谕有明发、廷寄之别,有关巡幸、上陵、经筵、蠲赈、及内侍郎以上,外臣总兵、知府以上黜陟调补的谕旨,称为明发,经内阁传抄以次交于部科。参阅 清 梁章鉅《枢垣记略·规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