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五叶 [ yī huā wǔ yè ]
一花:佛教传入我国后,禅宗以达摩为祖,称“一花”;五叶:佛教发展演变的五个流派。指佛教的宗派。
五星连珠 [ wǔ xīng lián zhū ]
五星:金、木、水、火、土星。五颗行星出现在同一方向,被认为是祥瑞兆头
一五一十 [ yī wǔ yī shí ]
五、十:计数单位。五个十个地将数目点清。比喻叙述从头到尾,源源本本,没有遗漏。也形容查点数目。
三年五载 [ sān nián wǔ zǎi ]
三、五:表示大概数量;载:年。指多年。
倚官挟势 [ yǐ guān xié shì ]
倚仗官府的权势。
日诵五车 [ rì sòng wǔ chē ]
一天诵读好多书。五车,形容书多。
五味俱全 [ wǔ wèi jù quán ]
五味:酸甜苦辣咸的合称。形容调味齐全适宜。
咸五登三 [ xián wǔ dēng sān ]
指帝德广被,同于五帝而超于三王。
五行并下 [ wǔ háng bìng xià ]
五行文字一并看。形容读书速度快。
五星联珠 [ wǔ xīng lián zhū ]
五星:金、木、水、火、土星。五颗行星出现在同一方向,被认为是祥瑞兆头
五陵英少 [ wǔ líng yīng shǎo ]
指京都富豪子弟。同“五陵年少”。
吸风饮露 [ xī fēng yǐn lù ]
道家及诗文中常用以指神仙的绝食五谷。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 sì tǐ bù qín wǔ gǔ bù fēn ]
四体:指人的两手两足;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麦、菽。指不参加劳动,不能辨别五谷。形容脱离生产劳动,缺乏生产知识。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 sì tǐ bù qín , wǔ gǔ bù fēn ]
四体:指人的两手两足;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麦、菽。指不参加劳动,不能辨别五谷。形容脱离生产劳动,缺乏生产知识。
五男二女 [ wǔ nán èr nǚ ]
有子五人,有女二人。后用以表示子孙繁衍,有福气。宋时常绘印五男二女图于纸笺或礼品上以示祝福。
珠连璧合 [ zhū lián bì hé ]
指日月、五星同时出现于天的一方。亦泛指日月五星普照天下。
五尺之僮 [ wǔ chǐ zhī tóng ]
指尚未成年的儿童。古尺短,故称。同“五尺之童”。
十风五雨 [ shí fēng wǔ yǔ ]
十天一刮风,五天一下雨。形容风调雨顺,气候适宜。
三山五岳 [ sān shān wǔ yuè ]
五岳:泰山、华山、衡山、嵩山、恒山。泛指名山或各地。
四书五经 [ sì shū wǔ jīng ]
四书:亦称四子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指儒家经…
五月粜新谷 [ wǔ yuè tiào xīn gǔ ]
五月里稻谷尚未熟,就预卖新谷。比喻十分贫穷。
倚官仗势 [ yǐ guān zhàng shì ]
依仗官府的权势。
五风十雨 [ wǔ fēng shí yǔ ]
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场雨。形容风调雨顺。
五日一风,十日一雨 [ wǔ rì yī fēng,shí rì yī yǔ ]
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场雨。形容风调雨顺
五步成诗 [ wǔ bù chéng shī ]
唐史青能五步成诗。后用以比喻才思敏捷。
【成语拼音】wǔ fǔ
【成语解释】(一)、指 周 代的太府、玉府、内府、外府、膳府。《列子·周穆王》:“五府为虚,而臺始成。”张湛 注:“《周礼》:太府掌九贡九职之货贿,玉府掌金玉玩好,内府主良货贿,外府主泉藏,膳府主四时食物者也。”
(二)、即明堂。《北史·牛弘传》:“窃谓明堂者…… 黄帝 曰合宫,尧 曰五府,舜 曰总章,布政兴教,由来尚矣。”《太平御览》卷五三三引 唐 成伯玙《礼记外传》:“唐 虞 为五府,夏 谓太庙为世室,殷 人谓路寝为重屋,周 人谓五府为明堂。”宋 范仲淹《明堂赋》:“暨二帝之述焉,合五府而祭矣。”
(三)、古代五官署的合称。所指不一。《汉书·赵充国传》:“后 临众 病免,五府復举 汤。”《资治通鉴·汉宣帝神爵二年》引此文,胡三省 注云:“丞相、御史、车骑将军、前将军,併后将军府为五府。”《后汉书·张楷传》:“﹝ 楷 ﹞五府连辟,举贤良方正,不就。”李贤 注:“五府,太傅、太尉、司徒、司空、大将车也。”《周书·晋荡公护传》:“保定 元年,以 护 为都督中外诸军事,令五府总於天官。”《资治通鉴·陈文帝天嘉二年》引此文,胡三省 注云:“五府,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也。”宋 赵昇《朝野类要·称谓》:“五府:两参政,三枢密。”
(四)、传说中的仙人居所。唐 骆宾王《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诗:“玄都五府风尘絶,碧海三山波浪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