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规密谏 [ gōng guī mì jiàn ]
指多方劝谏。公,公开;密,私下。
纳谏如流 [ nà jiàn rú liú ]
纳:采纳,接受;谏:旧指规劝君主或尊长,使改正错误;如流:迅速。接受劝谏就像流水那样自然。形容非常乐意听取别人意见。
谠论侃侃 [ dǎng lùn kǎn kǎn ]
谠论:公正、正直的言论。对上敢于直言,谈论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触物兴怀 [ chù wù xīng huái ]
受到眼前景物的触动而产生某种情怀。
直言正谏 [ zhí yán zhèng jiàn ]
指以正直的言论谏诤。古时多用于臣下对君主。
从谏如流 [ cóng jiàn rú liú ]
谏:直言规劝。听从规劝像流水一样自然。形容乐于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
羝羊触藩 [ dī yáng chù fān ]
羝羊:公羊;触:抵撞;藩:篱笆。公羊的角缠在篱笆上,进退不得。比喻进退两难。
犯颜极谏 [ fàn yán jí jiàn ]
犯颜:冒犯君主或尊长的颜面、威严;极谏:以直言规劝(常用下对上)。敢于冒犯君主或尊长的威严而极力规劝其改正错误。
触景伤心 [ chù jǐng shāng xīn ]
被眼前的景物所触动而引起伤感。
触景伤怀 [ chù jǐng shāng huái ]
被眼前的景物所触动而引起伤感。
任贤受谏 [ rèn xián shòu jiàn ]
贤:有德有才的人。任用有才德的人,接受劝谏。
转喉触讳 [ zhuǎn hóu chù huì ]
指一说话或一写文章就触犯忌讳。
犯颜敢谏 [ fàn yán gǎn jiàn ]
犯颜:冒犯君主或尊长的颜面;谏:以直言规劝。指敢于冒犯君主或尊长的威严而极力规劝
触斗蛮争 [ chù dòu mán zhēng ]
触和蛮,《庄子》寓言中蜗牛角上两个小国。见《庄子·则阳》。后以之比喻为私利而争斗。
蛮触之争 [ mán chù zhī zhēng ]
蛮:蛮氏;触:触氏。《庄子》中的在蜗牛两角的两个小国,因细小的缘故而引起的争端
触处机来 [ chù chǔ jī lái ]
指触及某一事物而生出机悟。
蛮触相争 [ mán chù xiāng zhēng ]
蛮触:蛮氏、触氏,《庄子》寓言中的在蜗牛两角的两个小国。因细小的缘故而引起的争端。
蛮争触斗 [ mán zhēng chù dòu ]
蛮:蛮氏;触:触氏。《庄子》中的在蜗牛两角的两个小国,因细小的缘故而引起的争端
门庭若市 [ mén tíng ruò shì ]
庭:院子;若:象;市:集市。门前和院子里人很多,象市场一样。原形容进谏的人很多。现形容来的人很多,非常热闹。
一触即溃 [ yī chù jí kuì ]
指军队士气涣散,跟敌人一接触就崩溃。
叩马而谏 [ kòu mǎ ér jiàn ]
勒住马头进行规劝。形容竭力进行劝谏。
触目骇心 [ chù mù hài xīn ]
触目:眼睛看到;骇:震惊。看见某种严重情况而内心震惊。形容事态严重,引起震动
引申触类 [ yǐn shēn chù lèi ]
指从某一事物的原则,延展推广到同类的事物。同“引伸触类”。
刘毅答诏 [ liú yì dá zhào ]
指敢于谏诤。
一触即发 [ yī chù jí fā ]
触:碰;即:就。原指把箭扣在弦上,拉开弓等着射出去。比喻事态发展到了十分紧张的阶段,稍一触动就立即会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