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鼎立 [ sān fēn dǐng lì ]
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同“三分鼎足”。
鼎分三足 [ dǐng fēn sān zú ]
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同“鼎足三分”。
三心两意 [ sān xīn liǎng yì ]
常指不安心,不专一。同“三心二意”。
山呼万岁 [ shān hū wàn suì ]
山呼:指臣下对皇帝高呼万岁。封建时代臣下祝颂皇帝的一种礼仪。
而立之年 [ ér lì zhī nián ]
人到三十岁可以自立的年龄。后为三十岁的代称。
三求四告 [ sān qiú sì gào ]
指再三求告。
情礼兼到 [ qíng lǐ jiān dào ]
情感和礼节同时表露出来。
三三两两 [ sān sān liǎng liǎng ]
三个两个地在一起。形容人数不多。
至再至三 [ zhì zài zhì sān ]
指一而再,再而三。
分陕之重 [ fēn shǎn zhī zhòng ]
陕:古地名,今河南省三门峡市一带;重:重任。指周成王时,周公、召公分陕而治。后指朝廷对守土重臣的委任
股肱耳目 [ gǔ gōng ěr mù ]
股:大腿;肱:手臂从肘到腕的部分;股肱:比喻辅佐帝王的大臣;耳目:亲信。比喻得力助手和亲信
茵席之臣 [ yīn xí zhī chén ]
茵席:铺垫的东西,褥垫、草席。指侍奉于皇帝左右的近臣。
三十三天 [ sān shí sān tiān ]
佛教称欲界第六天为三十三天,即忉利天。后形容最高的地方。
三浴三薰 [ sān yù sān xūn ]
多次沐浴并用香料涂身。这是我国古代对人极为尊重的一种礼遇。同“三衅三浴”。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 sān shí nián hé dōng,sān shí nián hé xī ]
三十年前风水在河的东面,而三十年后却在河的西面。比喻世事变化,盛衰无常。
两道三科 [ liǎng dào sān kē ]
说三道四,花言巧语。
壹倡三叹 [ yī chàng sān tàn ]
指一人歌唱,三人应和。
纲常扫地 [ gāng cháng sǎo dì ]
纲常:三纲五常;扫地:比喻破坏无余。指纲纪、人伦等封建伦理道德破坏无余
斗酒学士 [ dǒu jiǔ xué shì ]
指酒量大的文士或名臣。
三十而立 [ sān shí ér lì ]
指人在三十岁前后有所成就。
田父之功 [ tián fǔ zhī gōng ]
比喻两者相争,第三者得利。
调三惑四 [ tiáo sān huò sì ]
指挑拨是非。同“调三斡四”。
挑三拨四 [ tiāo sān bō sì ]
指挑拨是非。同“挑三豁四”。
二三其节 [ èr sān qí jié ]
二三:指不专一。三心二意,没有一定的操守。形容心意不专,反复无常
三叠阳关 [ sān dié yáng guān ]
即《阳关三叠》。琴曲。琴谱以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为主要歌词,并引申诗意,增添词句,抒写离别之情。因全曲分三段,原…
【成语拼音】sān chén
【成语解释】(一)、古指三公、三卿等。
(二)、泛指重臣。
(三)、春秋鲁之仲孙、叔孙、季孙氏称“三臣”。
(四)、指卫之仲叔圉、祝鮀、王孙贾。见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名臣上·卫三臣》。
(五)、指南宋末抗元殉节的文天祥、张世杰、陆秀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