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献三售 [ yī xiàn sān shòu ]
指人臣过蒙宠幸。同“一献三酬”。
一献三酬 [ yī xiàn sān chóu ]
指人臣过蒙宠幸。亦作“一献三售”。
献可替否 [ xiàn kě tì fǒu ]
献:进;替:废。指劝善归过,提出兴革的建议。
打勤献趣 [ dǎ qín xiàn qù ]
献:进献。献殷勤。形容阿谀奉承
献曝之忱 [ xiàn pù zhī chén ]
献:贡献之意;曝:晒太阳。比喻以物品或意见献之于人,所表达的自谦之意。
野人献日 [ yě rén xiàn rì ]
比喻微薄的贡献。同“野人奏曝”。
大法小廉 [ dà fǎ xiǎo lián ]
旧时指大臣尽忠,小臣尽职。
小廉大法 [ xiǎo lián dà fǎ ]
旧时指大臣尽忠,小臣尽职。
逆臣贼子 [ nì chén zéi zǐ ]
逆臣:叛乱之臣;贼子:忤逆之子。不忠不孝的反叛臣子。
曝背食芹 [ pù bèi shí qín ]
谦言微薄之献。
自靖自献 [ zì jìng zì xiàn ]
自靖:各自图谋实行其志。指自谋献身于国事
献替可否 [ xiàn tì kě fǒu ]
指劝善归过,提出兴革的建议。同“献可替否”。
殉义忘生 [ xùn yì wàng shēng ]
殉:献出生命。为追求正义而献身
殉义忘身 [ xùn yì wàng shēn ]
殉:献出生命。为追求正义而献身
田父献曝 [ tián fǔ xiàn pù ]
田父:老农;曝:晒。老农将晒太阳取暖的方法献给国君。常作向人献物或献计的谦词。
逋逃之臣 [ bū táo zhī chén ]
逃亡的罪臣。
君辱臣死 [ jūn rǔ chén sǐ ]
封建礼教认为,帝王遭受耻辱,臣僚应当死节。
睹貌献飧 [ dǔ mào xiàn sūn ]
貌:脸色;飧:晚餐。观察脸色,献上晚餐。形容眼光敏锐,举止适合。
君圣臣贤 [ jūn shèng chén xián ]
君主圣明,臣子贤良。形容君臣契合,政治清明。
徇公忘己 [ xùn gōng wàng jǐ ]
徇:献出生命。为国家公众献身,弃私利于不顾
一代鼎臣 [ yī dài dǐng chén ]
一个时代中大家所景仰的大臣。同“一代宗臣”。
位居极品 [ wèi jū jí pǐn ]
极:顶点。指大臣中地位最高的人,泛指身为重臣,官位很高
策名委质 [ cè míng wěi zhì ]
用以指因仕宦而献身于朝廷之事。
乱臣贼子 [ luàn chén zéi zǐ ]
乱臣:叛乱之臣;贼子:忤逆之子。旧指不守君臣、父子之道的人。后泛指心怀异志的人。
主圣臣直 [ zhǔ shèng chén zhí ]
主:君主。君主圣明,臣下也就正直
【成语拼音】xiàn chén
【成语解释】贤臣。《书·酒诰》:“予惟曰:‘汝劼毖 殷 献臣,侯甸男卫。’”孔 传:“汝当固慎 殷 之善臣信用之。”蔡沉 集传:“献臣,殷 之贤臣。”唐 方干《途中寄刘沆》诗:“莫负髫年志,清朝作献臣。”宋 洪迈《容斋续笔·昭宗相朱朴》:“梦 傅巖 而得真相,则 商 道中兴;猎 渭 滨而载献臣,则 周 朝致理。”参见“献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