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麹藉糟 [ zhěn qū jiè zāo ]
枕着酒,垫着酒糟。谓嗜酒,醉酒。
倚草附木 [ yǐ cǎo fù mù ]
①比喻依附有能力或权势的人。②指精灵倚托草木等物而成妖作怪。
沅芷澧兰 [ yuán zhǐ lǐ lán ]
芷,一本作“茝”。澧,一本作“醴”。本指生于沅澧两岸的芳草,后用以比喻高洁的人或事物。
枕流漱石 [ zhěn liú shù shí ]
旧时指隐居生活。
心旷神恬 [ xīn kuàng shén tián ]
心境开阔,精神愉快。同“心旷神怡”。
探竿影草 [ tàn gān yǐng cǎo ]
探竿、影草、都是渔民使鱼聚集后下网捕捞之法。佛教禅宗借以喻启发性的随宜施教。
滋蔓难图 [ zī màn nán tú ]
本指野草滋生,难以消除。后以之比喻势力扩大了再要消灭它就很困难。
焚芝锄蕙 [ fén zhī chú huì ]
芝:通“芷”,白芷,香草名;蕙:蕙草,香草名。焚毁白芷,锄掉蕙草。比喻贤人遭受灾难
兰芷萧艾 [ lán zhǐ xiāo ài ]
兰、芷:香草;萧艾:杂草。由香草变为杂草。比喻人的品德由好变坏。
羊质虎皮 [ yáng zhì hǔ pí ]
质:本性。羊虽然披上虎皮,还是见到草就喜欢,碰到豺狼就怕得发抖,它的本性没有变。比喻外表装作强大而实际上很胆小。
薰莸异器 [ xūn yóu yì qì ]
薰莸:香草和臭草。香草和臭草不能收藏在同一个器皿里。比喻好和坏不能共处
漱石枕流 [ shù shí zhěn liú ]
旧时指隐居生活。
熏莸同器 [ xún yóu tóng qì ]
熏:香草;莸:臭草。香草与臭草收藏在同一容器内。比喻好人与坏人共处。
草庐三顾 [ cǎo lú sān gù ]
顾:拜访。刘备为请诸葛亮,三次到草庐中去拜访他。后用此典故表示帝王对臣下的知遇之恩。也比喻诚心诚意地邀请或过访。
形单影单 [ xíng dān yǐng dān ]
形:形体。形容孤独,没有同伴
芒鞋竹杖 [ máng xié zhú zhàng ]
芒鞋:草鞋。穿着草鞋,拿着竹杖
熏莸不同器 [ xūn yóu bù tóng qì ]
熏莸:香草和臭草。比喻好和坏不能共处。
薰莸同器 [ xūn yóu tóng qì ]
薰:香草,比喻善类;莸:臭草,比喻恶物。香草和臭草放在一起。比喻善恶同处,恶者掩善。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 bīng mǎ wèi dòng,liáng cǎo xiān xíng ]
指出兵之前,先准备好粮食和草料。比喻在做某件事情之前,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朝耕暮耘 [ cháo gēng mù yún ]
耘:锄草。早上耕种晚上锄草。形容非常勤劳
薰莸错杂 [ xūn yóu cuò zá ]
薰:香草,比喻善类;莸:臭草,比喻恶类;错:杂错。把香草和臭草夹杂在一起。比喻善恶好坏混杂不分
诡状殊形 [ guǐ zhuàng shū xíng ]
诡:怪异;殊:特殊。奇特怪异的形状
一枕黑甜 [ yī zhěn hēi tián ]
形容酣畅地睡了一大觉。
风向草偃 [ fēng xiàng cǎo yǎn ]
偃:卧倒,倒伏。风一吹草就倒下。比喻庶民被德教感化而顺从君主。也比喻有声望的人言行影响世态俗情
绿草如茵 [ lǜ cǎo rú yīn ]
绿油油的草好象地上铺的褥子。常指可供临时休憩的草地。亦作“碧草如茵”。
【成语拼音】zhěn cǎo
【成语解释】(一)、古代丧礼,孝子枕卧草上以表哀悼。《左传·襄公十七年》:“齐 晏桓子 卒,晏婴 麤縗斩,苴絰、带、杖,菅屨,食鬻,居倚庐,寝苫、枕草。”唐 高思元《孝女抱父尸出判》:“悲缠枕草,志切投牋。”
(二)、谓刻苦自励。唐 元稹《哭吕衡州》诗之三:“白马双旌队,青山八阵图。请缨期繫虏,枕草誓捐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