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争庭论 [ miàn zhēng tíng lùn ]
指直言敢谏。同“面折庭争”。
正谏不讳 [ zhèng jiàn bù huì ]
正谏:正言劝谏。指正言劝谏,毫不隐讳
直言切谏 [ zhí yán qiē jiàn ]
谓以正直的言论谏诤。古时多用于臣下对君主。同“直言极谏”。
诽谤之木 [ fěi bàng zhī mù ]
诽谤:引以为谏言;木:木牌。在交通要塞竖立木牌,让人们写上谏言。
谏尸谤屠 [ jiàn shī bàng tú ]
向尸体劝谏,向屠伯指责杀牲的过失。比喻劝谏无济于事。
谏争如流 [ jiàn zhēng rú liú ]
谏争:争同“诤”,直言相劝。劝谏的话如同流水一样,滔滔不绝。
主文谲谏 [ zhǔ wén jué jiàn ]
主文:用譬喻来规劝;谲谏:委婉讽刺。通过诗歌的形式,用譬喻的手法进行讽谏。
没头官司 [ méi tóu guān sī ]
官司:诉讼。没有头绪或没有尽头的官司
饰非拒谏 [ shì fēi jù jiàn ]
饰:掩饰;非:错误;谏:直言规劝。拒绝劝告,掩饰错误。
拒谏饰非 [ jù jiàn shì fēi ]
谏:直言规劝;饰:掩饰;非:错误。拒绝劝告,掩饰错误。
司马青衫 [ sī mǎ qīng shān ]
司马:古代官名,唐代诗人白居易曾贬官为江州司马。司马的衣衫为泪水所湿。形容极度悲伤。
直言极谏 [ zhí yán jí jiàn ]
①谓以正直的言论谏诤。古时多用于臣下对君主。②直言极谏科的省称。
公规密谏 [ gōng guī mì jiàn ]
指多方劝谏。公,公开;密,私下。
纳谏如流 [ nà jiàn rú liú ]
纳:采纳,接受;谏:旧指规劝君主或尊长,使改正错误;如流:迅速。接受劝谏就像流水那样自然。形容非常乐意听取别人意见。
直言正谏 [ zhí yán zhèng jiàn ]
指以正直的言论谏诤。古时多用于臣下对君主。
智足以拒谏,言足以饰非 [ zhì zú yǐ jù jiàn,yán zú yǐ shì fēi ]
智:智谋,指巧诈,诡辩;谏:规劝。巧诈足够拒绝别人的规劝,言辞足够掩饰自己的过失
从谏如流 [ cóng jiàn rú liú ]
谏:直言规劝。听从规劝像流水一样自然。形容乐于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
犯颜极谏 [ fàn yán jí jiàn ]
犯颜:冒犯君主或尊长的颜面、威严;极谏:以直言规劝(常用下对上)。敢于冒犯君主或尊长的威严而极力规劝其改正错误。
任贤受谏 [ rèn xián shòu jiàn ]
贤:有德有才的人。任用有才德的人,接受劝谏。
犯颜敢谏 [ fàn yán gǎn jiàn ]
犯颜:冒犯君主或尊长的颜面;谏:以直言规劝。指敢于冒犯君主或尊长的威严而极力规劝
门庭若市 [ mén tíng ruò shì ]
庭:院子;若:象;市:集市。门前和院子里人很多,象市场一样。原形容进谏的人很多。现形容来的人很多,非常热闹。
各司其事 [ gè sī qí shì ]
司:主管,经营。各自管好各自的一摊事。
牝鸡司旦 [ pìn jī sī dàn ]
母鸡报晓。旧时比喻妇女窃权乱政。同“牝鸡司晨”。
叩马而谏 [ kòu mǎ ér jiàn ]
勒住马头进行规劝。形容竭力进行劝谏。
司空见惯 [ sī kōng jiàn guàn ]
司空:古代官名。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