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不得辞 [ yì bù dé cí ]
义:道义;得:得到;辞:推托。道义上不允许推辞。
故入人罪 [ gù rù rén zuì ]
故意把罪名加于人。
壸浆箪食 [ kǔn jiāng dān shí ]
原指竹篮中盛着饭食,壶中盛着酒浆茶水,以欢迎王者的军队。后多用指百姓欢迎、慰劳自己所拥护的军队。
迟疑未决 [ chí yí wèi jué ]
形容拿不定主意。
侯王将相 [ hóu wáng jiàng xiàng ]
王侯、武将和文臣。指古代统治阶级的上层代表势力
祖述尧舜,宪章文武 [ zǔ shù yáo shùn,xiàn zhāng wén wǔ ]
遵循尧舜之道,效法周文王、周武王之制。
文武之道 [ wén wǔ zhī dào ]
指周文王、周武王治理国家的方法。
印累绶若 [ yìn léi shòu ruò ]
形容官吏身兼数职,声势显赫。
救火扬沸 [ jiù huǒ yáng fèi ]
沸:开水。比喻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形容情况危急。
重手累足 [ chóng shǒu lěi zú ]
两手相重,两足相叠,不敢有所举动。形容十分恐惧的样子。
爱国如家 [ ài guó rú jiā ]
指帝王像爱抚自己的家室一样爱国爱民。
狗续侯冠 [ gǒu xù hòu guàn ]
犹狗续金貂。比喻滥封的官吏。
下车之始 [ xià chē zhī shǐ ]
指官吏刚到任所。同“下车伊始”。
咸五登三 [ xián wǔ dēng sān ]
指帝德广被,同于五帝而超于三王。
枉法徇私 [ wǎng fǎ xùn sī ]
指官吏违法乱纪,包庇坏人坏事。
就日瞻云 [ jiù rì zhān yún ]
就:接近;日:比喻帝王;瞻:抬头看。指谒见帝王
贪官蠹役 [ tān guān dù yì ]
蠹:蛀虫。贪图财物的官僚和吏役
亟疾苛察 [ jí jí kē chá ]
指急剧猛烈,以苛刻烦琐为明察。
遵时养晦 [ zūn shí yǎng huì ]
遵:遵循,按照;时:时势;晦:隐藏。原为颂扬周武王顺应时势,退守待时。后多指暂时隐居,等待时机。
圣帝明王 [ shèng dì míng wáng ]
本指上古道德智能卓越的君主。后泛称历代英明的帝王。
不寒而栗 [ bù hán ér lì ]
栗:畏惧,发抖。不冷而发抖。形容非常恐惧。
鼎成龙去 [ dǐng chéng lóng qù ]
指帝王去世。
有害无利 [ yǒu hài wú lì ]
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大水淹了龙王庙 [ dà shuǐ yān le lóng wáng miào ]
龙王庙:管水之神的庙宇。比喻本是自己人,因不相识而互相之间发生了争端。
龙雏凤种 [ lóng chú fèng zhǒng ]
指帝王后裔。
【成语拼音】wáng lì
【成语解释】天子或国君的官吏。《左传·昭公三十年》:“王吏不讨,恤所无也。”《商君书·徕民》:“臣窃以为王吏之明为过见。”宋 谢翱《宋铙歌鼓吹曲·邻之震》:“沿 楚 以南,菁茅宿莽,献於王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