逋逃之臣 [ bū táo zhī chén ]
逃亡的罪臣。
折节下贤人 [ zhé jié xià xián rén ]
折节:屈己下人;下:屈己尊人。屈己下人,尊重有见识有能力的人
沾体涂足 [ zhān tǐ tú zú ]
沾:浸湿、浸染;涂:泥。身体被沾湿,脚被沾上了泥土。形容耕作的劳苦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 sì tǐ bù qín wǔ gǔ bù fēn ]
四体:指人的两手两足;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麦、菽。指不参加劳动,不能辨别五谷。形容脱离生产劳动,缺乏生产知识。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 sì tǐ bù qín , wǔ gǔ bù fēn ]
四体:指人的两手两足;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麦、菽。指不参加劳动,不能辨别五谷。形容脱离生产劳动,缺乏生产知识。
燕雀乌鹊 [ yàn què wū què ]
比喻谗佞小人
低首下心 [ dī shǒu xià xīn ]
首:头;下心:屈服于人。形容屈服顺从。
科头袒体 [ kē tóu tǎn tǐ ]
科头:不戴帽子;袒:裸露。不戴帽子,袒露身体。形容傲慢不羁的神态
浑然一体 [ hún rán yī tǐ ]
浑然:混同在一起的样子。融合成一个整体,不可分割。也形容文章绘画,布置匀整,结构谨严。
折节下谋士 [ zhé jié xià móu shì ]
折节:屈己下人;下:屈己尊人。屈己下人,尊重有见识有能力的人
身无完肤 [ shēn wú wán fū ]
①指被打得遍体鳞伤。②比喻遭到攻击或破坏后难以自存的局面。
不屈不挠 [ bù qū bù náo ]
屈:屈服;挠:弯曲。比喻在压力和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
竭智尽忠 [ jié zhì jìn zhōng ]
竭:尽。用尽智力,竭尽忠诚。
魂不赴体 [ hún bù fù tǐ ]
形容极端惊恐或在某种事物诱惑下失去常态。同“魂不附体”。
傲然挺立 [ ào rán tǐng lì ]
傲然:坚强不屈的样子。挺立:像山峰一样高高地耸立。形容坚强而不可动摇。
含污忍垢 [ hán wū rěn gòu ]
指忍受屈辱。
尽忠竭力 [ jìn zhōng jié lì ]
竭:尽。用尽气力,竭尽忠诚。
捷径窘步 [ jié jìng jiǒng bù ]
捷径:近道。
魂不负体 [ hún bù fù tǐ ]
形容极端惊恐或在某种事物诱惑下失去常态。同“魂不附体”。
混然一体 [ hùn rán yī tǐ ]
混然:混同在一起的样子。融合成一个整体,不可分割。也形容文章绘画,布置匀整,结构谨严。
屈心抑志 [ qū xīn yì zhì ]
比喻精神和志向都受到压抑。
斩荆披棘 [ zhǎn jīng pī jí ]
斩除荆棘。比喻在前进道路上或创业过程中扫除障碍,克服困难。同“披荆斩棘”。
三位一体 [ sān wèi yī tǐ ]
比喻三个人、三件事或三个方面联成的一个整体。
蝟缩蠖屈 [ wèi suō huò qū ]
蝟:同“猬”,刺猬;蠖:尺蠖。像刺猬一样把身子缩起来,像尺蠖一样把身体弯起来。比喻畏惧到极点。
临危不挠 [ lín wēi bù náo ]
挠:屈,折。遇到危险时并不屈服。形容英勇坚贞。
【成语拼音】qū tǐ
【成语解释】(一)、谓降低身分。汉 桓宽《盐铁论·褒贤》:“万乘之主,莫不屈体卑辞重币请交,此所谓天下名士也。”宋 苏轼《张文定公墓志铭》:“自将相公卿宿贵之人,皆争屈体以收礼后辈。”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宦娘》:“宿当不妨,但少牀榻;不嫌屈体,便可藉藁。”
(二)、犹屈膝。指屈服、投降。《北齐书·颜之推传》:“嗟将相之骨鯁,皆屈体於犬羊。”唐 李白《赠新平少年》诗:“屈体若无骨,壮心有所凭。”《金瓶梅词话》第四九回:“请巡按屈体求荣。”
(三)、弯曲身躯。晋 干宝《搜神记》卷十一:“宿昔之间,便有大梓木生於二冢之端,旬日而大盈抱,屈体相就,根交於下,枝错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