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约礼 [ bó wén yuē lǐ ]
博:金我,广;约:约束。广求学问,恪守礼法。
先礼后兵 [ xiān lǐ hòu bīng ]
礼:礼貌;兵:武力。先按通常的礼节同对方交涉,如果行不能,再用武力或其他强硬手段解决。
仁义礼智 [ rén yì lǐ zhì ]
仁:仁爱;义:忠义;礼:礼仪;智:见识。遵守仁爱、忠信、礼仪并勤学以增见识等伦理规范。是儒家的伦理思想。
导德齐礼 [ dǎo dé qí lǐ ]
指用道德诱导,用礼教整顿,让百姓归服。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 qiān lǐ sòng é máo,lǐ qīng qíng yì zhòng ]
比喻礼物虽然微薄,却情谊深重
轻薄无礼 [ qīng báo wú lǐ ]
指轻佻浮薄,不知礼仪。
刑于之化 [ xíng yú zhī huà ]
指以礼法对待。后用以指夫妇和睦。
烦文缛礼 [ fán wén rù lǐ ]
繁琐而不必要的礼节。
略知皮毛 [ lüè zhī pí máo ]
比喻稍知表面的情况或稍有肤浅的知识。
通文达礼 [ tōng wén dá lǐ ]
指有学问懂礼仪。
周规折矩 [ zhōu guī zhé jǔ ]
本指行礼时步趋合乎规矩。后引申为拘泥于成法、准则。
知书达礼 [ zhī shū dá lǐ ]
知、达:懂得。有文化,懂礼貌。形容有教养。
礼之用,和为贵 [ lǐ zhī yòng hé wéi guì ]
和:和谐,协调。按礼行事,当以和平和谐为本
分庭伉礼 [ fēn tíng kàng lǐ ]
比喻平起平坐,彼此对等的关系。同“分庭抗礼”。
爱礼存羊 [ ài lǐ cún yáng ]
由于爱惜古礼,不忍使它废弛,因而保留古礼所需要的祭羊。比喻为维护根本而保留有关仪节。
无服之殇 [ wú fú zhī shāng ]
古指未满八岁而夭折。因未成年,无丧服之礼,故称。
方外之士 [ fāng wài zhī shì ]
方外:世外。指言行超脱于世俗礼教之外的人。后指僧道等出家人
礼士亲贤 [ lǐ shì qīn xián ]
礼:表示敬意。尊敬有知识的人,亲近有才德的人
礼崩乐坏 [ lǐ bēng yuè huài ]
指封建礼教的规章制度遭到极大的破坏。
焚香礼拜 [ fén xiāng lǐ bài ]
焚香:点燃香火。礼拜:向尊敬的人或神灵行礼跪拜。烧香跪拜,以表尊敬服从之意。
朱干玉戚 [ zhū gān yù qī ]
干:盾;戚:斧。朱红的盾牌、玉饰的斧头。原为古时礼器。后也作为仪仗之用。
复礼克己 [ fù lǐ kè jǐ ]
克:克制,约束;克己:约束自己。指约束自我,使言行合乎先王之礼
礼废乐崩 [ lǐ fèi yuè bēng ]
礼:社会道德、行为的规范;乐:教化的规范;崩:败坏。形容社会纲纪混乱,动荡不宁
小屈大申 [ xiǎo qū dà shēn ]
犹言先稍受委屈而后大有作为。
放诞风流 [ fàng dàn fēng liú ]
指有文采,言行不受礼法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