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无不答 [ lǐ wú bù dá ]
礼:礼数。一方以礼相待,另一方不能不以礼相报。亦指不受他人之礼,必以报答。
明媒正礼 [ míng méi zhèng lǐ ]
犹言明媒正娶。旧指正式婚姻。
礼不嫌菲 [ lǐ bù xián fēi ]
不因为礼物菲薄而不讲求礼节。
知书知礼 [ zhī shū zhī lǐ ]
有才学,懂礼仪
诗礼之家 [ shī lǐ zhī jiā ]
诗:指《诗经》;礼:指《周祀》、《仪礼》、《礼记》。旧指世代读书讲究礼教的人家。
恭而有礼 [ gōng ér yǒu lǐ ]
恭:恭敬;礼:礼节。恭敬又有礼节。
诗书礼乐 [ shī shū lǐ lè ]
古代儒家六经即《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乐经》
无方之民 [ wú fāng zhī mín ]
古指不知礼法的人。
诗礼簪缨 [ shī lǐ zān yīng ]
诗礼:《诗经》和《周礼》,指礼教;簪缨:比喻高官。讲究礼教的高官显宦。
知书通礼 [ zhī shū tōng lǐ ]
有才学,懂礼仪
以礼相待 [ yǐ lǐ xiāng dài ]
用应有的礼节接待。
通书达礼 [ tōng shū dá lǐ ]
指通诗书,懂礼仪。
磕头礼拜 [ kē tóu lǐ bài ]
磕头:旧时礼节,跪在地上头碰地。礼拜:向尊敬的人或神行礼。恭敬地跪在地上叩头行礼。
缛礼烦仪 [ rù lǐ fán yí ]
指烦琐的礼仪。
明并日月 [ míng bìng rì yuè ]
明:光明,明亮。光辉灿烂与日月同辉
丧明之痛 [ sàng míng zhī tòng ]
丧明:眼睛失明。古代子夏死了儿子,哭瞎眼睛。后指丧子的悲伤。
繁礼多仪 [ fán lǐ duō yí ]
繁:多而杂。礼节繁复仪式过多
家无常礼 [ jiā wú cháng lǐ ]
指家人之间平居不必拘礼。
暮礼晨参 [ mù lǐ chén cān ]
指早晚礼佛参禅。
张本继末 [ zhāng běn jì mò ]
把事情的本末说明白。
践律蹈礼 [ jiàn lǜ dǎo lǐ ]
指遵循礼法。
等礼相亢 [ děng lǐ xiāng kàng ]
犹言分庭抗礼。以平等之礼相待。
让礼一寸,得礼一尺 [ ràng lǐ yī cùn,dé lǐ yī chǐ ]
比喻以礼相让,事虽微而获益必大。
礼让为国 [ lǐ ràng wéi guó ]
治理。以礼所提倡的谦让精神治理国家。
朱干玉戚 [ zhū gān yù qī ]
干:盾;戚:斧。朱红的盾牌、玉饰的斧头。原为古时礼器。后也作为仪仗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