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戈弃甲 [ pāo gē qì jiǎ ]
丢掉武器,扔掉铠甲。形容军队被打得狼狈逃窜的情形。
擐甲操戈 [ huàn jiǎ cāo gē ]
擐:穿,套。穿上铠甲,手拿武器。形容全副武装的样子。
握拳透掌 [ wò quán tòu zhǎng ]
紧握拳头,指甲穿过掌心。形容愤慨到极点。同“握拳透爪”。
腹有鳞甲 [ fù yǒu lín jiǎ ]
鳞甲:比喻人多巧诈的心。比喻居心险恶,不可接近。
四百四病 [ sì bǎi sì bìng ]
指四肢百体的四时病痛。泛指各种疾病。
雪里送炭 [ xuě lǐ sòng tàn ]
比喻在别人急需时给以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帮助。同“雪中送炭”。
阴差阳错 [ yīn chā yáng cuò ]
比喻由于偶然的因素而造成了差错。
四维不张 [ sì wéi bù zhāng ]
四维:旧时称礼、义、廉、耻为四维;张:展开,推行。四维不能伸张。比喻纲纪废弛,政令不行。
六通四辟 [ liù tōng sì pì ]
指上下四方和春秋四时。
四时八节 [ sì shí bā jié ]
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八节:指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泛指一年四季中各节气。
裹粮坐甲 [ guǒ liáng zuò jiǎ ]
携带干粮,披甲而坐。形容全副武装,准备迎战。
枕戈坐甲 [ zhěn gē zuò jiǎ ]
以戈为枕,披甲而坐。形容常备不懈,时刻准备战斗。
按甲休兵 [ àn jiǎ xiū bīng ]
收拾起铠甲武器。比喻停止军事行动。
解甲释兵 [ jiě jiǎ shì bīng ]
解:解除;释:卸下。放下武装,卸掉盔甲。比喻不再战斗
甲第连云 [ jiǎ dì lián yún ]
甲第:原指封侯者的住宅,后泛指贵显的宅第。连云:形容高耸入云。形容宅第的高大。形容富豪显贵的住宅非常之多。
颠三倒四 [ diān sān dǎo sì ]
三、四:表示杂乱。形容说话做事错杂紊乱。
解甲归田 [ jiě jiǎ guī tián ]
解:脱下;甲:古代将士打仗时穿的战服。脱下军装,回家种地。指战士退伍还乡。
四冲八达 [ sì chōng bā dá ]
指四通八达的要道。同“四冲六达”。
放诸四裔 [ fàng zhū sì yì ]
放:放逐;四裔:四方边远之地。指放逐到四方边远地区
阴错阳差 [ yīn cuò yáng chā ]
比喻由于偶然的因素而造成了差错。
四大皆空 [ sì dà jiē kōng ]
四大:古印度称地、水、火风为“四大”。佛教用语。指世界上一切都是空虚的。是一种消极思想。
悉索薄赋 [ xī suǒ bó fù ]
指倾全国的军事力量。古代按田赋出兵车、甲士,故称兵为“赋”。薄,谦词,指不精良。
志在四海 [ zhì zài sì hǎi ]
犹志在四方。
推东主西 [ tuī dōng zhǔ xī ]
犹言推三阻四。找各种借口推托。
云扰幅裂 [ yún rǎo fú liè ]
比喻社会动乱,四分五裂。
【成语拼音】sì jiǎ
【成语解释】(一)、指 宋 代科举考试殿试的第四等。《宋史·选举志二》:“﹝ 乾道 ﹞二年,御试,始推登极恩……第一甲赐进士及第并文林郎,第二甲赐进士及第并从事郎,第三、第四甲进士出身,第五甲同进士出身。”
(二)、指五甲中的前四甲。《宋史·选举志二》:“上四甲能全中者取旨,第五甲射入上等注黄甲,餘升名次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