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济济 [ yì guān jì jì ]
济济:美好貌。形容服饰华丽
人才济济 [ rén cái jǐ jǐ ]
济济:众多的样子。形容有才能的人很多。
济济一堂 [ jǐ jǐ yī táng ]
济济:形容人多。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
博施济众 [ bó shī jì zhòng ]
博:广泛;济:救济。给予群众以恩惠和接济。
济济跄跄 [ jǐ jǐ qiàng qiàng ]
济济:庄严恭敬的样子;跄跄:走路符合礼节。形容人多而容止有节
周急济贫 [ zhōu jí jì pín ]
周:救济。救济有急难或贫穷的人
首尾共济 [ shǒu wěi gòng jì ]
济:帮助;救济。比喻互相支持互相帮助。
济寒赈贫 [ jì hán zhèn pín ]
济:救济;赈:赈济。救助寒苦,赈济贫穷。
弘济时艰 [ hóng jì shí jiān ]
弘:大;济:接济。对当时出现的困难进行大力援救和资助。
济世爱民 [ jì shì ài mín ]
济:救助,接济;爱:关爱。匡济艰危世道,恤爱苦难民众
经世之才 [ jīng shì zhī cái ]
经世:经济、济民。称治国安民的才能。
拨乱济时 [ bō luàn jì shí ]
平定乱世,救济时势。同“拨乱济危”。
劫富济贫 [ jié fù jì pín ]
劫:强取;济:救济。夺取富人的财产,救济穷人。
恤孤念苦 [ xù gū niàn kǔ ]
恤:体恤,周济。救济孤儿,关怀寡妇
开国济民 [ kāi guó jì mín ]
开国:创建国家;济:救助。开创大业,救济百姓。
济时拯世 [ jì shí zhěng shì ]
济:救助。形容拯济救助时世
以己度人 [ yǐ jǐ duó rén ]
度:揣度,推测。用自己的心思(多指不好的)去猜度别人。
赈贫济乏 [ zhèn pín jì fá ]
赈:救济。救济和帮助穷困的人
济济彬彬 [ jì jì bīn bīn ]
济济:庄严恭敬的样子;彬彬:文雅的样子。形容仪表庄重,举止文雅
扶危济急 [ fú wēi jì jí ]
犹扶危济困。
济苦怜贫 [ jì kǔ lián pín ]
救济爱惜穷苦的人。
济世救人 [ jì shì jiù rén ]
济:拯救。拯治时世救济人民。
救世济民 [ jiù shì jì mín ]
挽救天下,拯济百姓。
度外之人 [ dù wài zhī rén ]
度外:心在计度之外。指与某人或某集团没有关系或关系不近的人。即局外人。
通共有无 [ tōng gòng yǒu wú ]
指互相接济;互通有无。
【成语拼音】jì dù
【成语解释】◎ 济度 jìdù(1) [provide salvation for the masses]∶以佛法救济众生脱离苦海(2) [succor]∶渡水而到达彼岸,比喻救助济度百姓详细解释(1).度,通“ 渡 ”。渡河到彼岸。引申谓帮助解除困厄。 汉 王符 《潜夫论·交际》:“或受人恩德,先以济度,不能拔举,则因毁之,为生瑕衅。”《汉书·翟方进传》:“熙!我念孺子,若涉渊水,予惟往求朕所济度。” 颜师古 注:“言我当求所以济度之,故奔走尽力,不惮勤劳。”《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上欲不欺天愧先帝,下不违人负宿心,诚在济度百姓,以安 刘 氏。”(2).度,通“ 渡 ”。谓救济众生,超度苦海。《法华经·方便品》:“终不以小乘济度众生。”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一人修道,济度几许苍生?免脱几身罪累?幸熟思之!”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婆罗痆斯国》:“广为众生三会説法,其济度者,皆我遗法植福众生也。” 清 张元赓 《张氏卮言·八卦田》:“我与子有缘,子生前曾为道士,奉我香火甚虔,今当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