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死不屈 [ zhì sǐ bù qū ]
至:到。到死也不屈服。形容英勇顽强,视死如归
阒无一人 [ qù wú yī rén ]
阒:空。指空荡荡,没有一人。
诸事麇集 [ zhū shì qún jí ]
麇:成群。许多事情集中在一起
充类至尽 [ chōng lèi zhì jìn ]
充类:推究同类事理;至尽:到极精密处。指就事理作充分的推论。
不能赞一辞 [ bù néng zàn yī cí ]
赞:赞助;赞一辞:添一句话。提不出一点意见。形容文章非常完美。
一字一泪 [ yī zì yī lèi ]
一个字就仿佛是一滴眼泪。形容文字写得凄楚感人。亦作“一言一泪”。
痛不堪忍 [ tòng bù kān rěn ]
堪:可;忍:忍耐。疼痛或悲痛到极点,以至于忍受不了
誓死不二 [ shì sǐ bù èr ]
誓死:立下志愿,至死不变。至死也不变心。形容意志坚定专一。
剖毫析芒 [ pōu háo xī máng ]
指分析判别得至细至精。
四时八节 [ sì shí bā jié ]
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八节:指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泛指一年四季中各节气。
白首为郎 [ bái shǒu wéi láng ]
慨叹虽有才能而至老不遇。
无胫而至 [ wú jìng ér zhì ]
犹无胫而行。常以喻良才不招而自至爱贤者之门。
不赞一词 [ bù zàn yī cí ]
一句话也不说。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 fú wú shuāng zhì,huò bù dān xíng ]
指幸运事不会连续到来,祸事却会接踵而至。
至戚世交 [ zhì qī shì jiāo ]
至戚:关系很近的亲戚;世交:两代以上的交谊。形容彼此关系密切
百足之虫,断而不蹶 [ bǎi zú zhī chóng,duàn ér bù jué ]
比喻势力雄厚的集体或个人一时不易垮台。同“百足之虫,至死不僵”。
桃李无言 [ táo lǐ wú yán ]
古谚语。比喻实至名归。
饮至策勋 [ yǐn zhì cè xūn ]
饮至:古代诸侯朝、会、盟、伐后去宗庙饮酒;策勋:计功。指庆功
桃李无言,下自成蹊 [ táo lǐ wú yán,xià zì chéng xī ]
古谚语。比喻实至名归。
至亲好友 [ zhì qīn hǎo yǒu ]
关系至深的亲戚,感情最好的朋友。
赤诚相待 [ chì chéng xiāng dài ]
赤诚:极真诚、忠诚。以至诚之心待人。
耿耿寸心 [ gěng gěng cùn xīn ]
耿耿:形容忠诚。这颗心至忠至诚
至人无己 [ zhì rén wú jǐ ]
至人:指道德修养极高的人。道德高尚的人能忘掉自己,适应客观
至理名言 [ zhì lǐ míng yán ]
至:最;名:有名声的。最正确的道理,最精辟的言论。
一之已甚 [ yī zhī yǐ shèn ]
做了一次,已经过分。比喻错误不能重犯。同“一之谓甚”。
【成语拼音】yī zhì
【成语解释】(1).一到。《管子·幼官》:“三千里之外,诸侯世一至。” 汉 王充 《论衡·恢国》:“ 黄帝 尧舜 ,凤凰一至。”《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老夫只恐大限一至,不能发言,故今日为君叙及此也。”《宋史·晁迥传》:“方盛暑,为蠲宿直,三五日一至院。”(2).竟至;乃至。《战国策·齐策一》:“ 靖郭君 之於寡人,一至此乎?”《红楼梦》第一一二回:“ 贾政 嘆口气道:‘我不料家运衰败,一至如此!’”(3).犹言小善,偏材。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九徵》:“一至谓之偏材。偏材,小雅之质也。” 刘昞 注:“未能兼济,各守一行。” 晋 葛洪 《抱朴子·广譬》:“理尽者不可责有餘,一至者不可求兼济。” 南朝 梁 任昉 《为齐明帝让宣城郡公表》:“愚夫一至,偶识量己。”(4).指忠正鲠直。《晋书·王沉传》:“若达一至之言,説刺史得失,朝政宽猛,令刚柔得适者,给穀千斛。”《北史·高道悦传》:“居法树平肃之规,处諫著必犯之节。王公惮其风鯁;朕实嘉其一至。”